苍术(12克) 香附(10克) 川芎(9克) 神曲(10克)栀子(10克)炒各等分 本方为通治气、血
个人主页
归脾汤用于心脾两虚,由于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气血不足,而致心悸怔忡,健忘不眠,盗汗虚热,食少体倦,面
桂枝汤证是感受了风寒实邪导致营卫不和而自汗,治疗重在解肌表,调营卫,使营卫协调自汗即止; 玉屏风散则
方中重用黄芪补气固表为君药;白术健脾益气,以资气血之源为臣药;二药合用,使气旺表实则汗止,邪亦不易内
方中用生地、玄参滋阴补肾,补水以制火,且可清热,为君药。丹参、当归补血养心,心血足则神自安;人参、茯
肾气丸:补肾阳 六味地黄丸:补肾阴
干地黄八两(240克) 薯蓣(即山药)四两(120克) 山茱萸四两(120克) 泽泻三两(90克)
方中用人参补肺益气以生津止渴为君药。麦冬养阴生津,清虚热而除烦为臣药,五味子酸收敛肺阴止汗而生津,且
重用阿胶滋阴补肺,养血止血为君药,补液则津生,液充则火降,火降则嗽止。用牛蒡子以疏散风热,宣肺滑痰,
一般来说,胸脘胁痛,多由于肝气横逆所致,常以疏肝理气药为主治疗,但理气药性多香燥,易伤阴耗血,若用于
熟地黄八钱(24克) 山茱萸四钱(12克) 干山药四钱(12克) 泽泻三钱(10克) 茯苓去皮三钱(
〔组成〕白术一两(30克) 茯神去木一两(30克) 黄芪去芦一两(30克) 龙眼肉一两(30克) 酸
古人说:“四物地芍与归芎,血家百病此方通。”说明本方不是单纯的补血方剂,而是血虚能补、血燥能润、血溢
本方加黄连、黄芩适用于血虚兼有实热者,症见月经先期,血色紫暗而量多者或赤带粘稠,面色略者,时发潮热,
熟地黄(15克) 白芍药(12克) 当归(12克) 川芎(10克) 本方是养血剂的主方,又是调经的要
方中黄芪益气为君;人参、白术、炙草健脾益气为臣,共收补中益气之功;配陈皮理气、当归补血均为佐药;升麻
四君子汤重在补脾益气,适用于脾胃气虚,为平补之剂,故以人参为主,补脾益气。 理中汤重在温中散寒,适用
此手足太阴是阳明药也,人参甘温,大补元气为君,白术苦温燥脾补气为臣,茯苓甘淡渗湿泻热为佐,甘草甘平和
1.异功散《小儿药证直诀》 本方是四君子汤加陈皮组成。主治气虚而兼气滞之证。具有益气补中,健脾养胃,
〔组成〕人参(12克) 炙甘草(5克) 茯苓(9克) 白术(12克)各等分 〔讲解〕本方是补脾益气的
本方行气攻积之力较强,多用于积滞内停,气机壅沮,郁而化热,而正气未虚者。以脘腹胀痛、便秘或泻下赤白、
治以行气导滞,攻积泄热之法,故方中用木香、槟榔行气化滞为君药。青皮、陈皮、香附行气开郁,以助君药行气
食积易于化热,故佐以苦寒之连翘清热散结。
若食积腹胀较重者,可加黄芩、黄连以清热泻火,兼大便秘结,可加大黄、槟榔以通便导滞。 大安丸即保和丸加
方中用山楂,以消一切饮食积滞,尤善消肉食油腻之积;神曲消食健脾,更化酒食陈腐之积;莱菔子消食下气,并
二方均治中焦虚寒证。但大建中汤为心胸大寒痛证;小建中汤为虚劳里急证。
「四逆」者,四肢逆冷也。两者治疗的证中皆有四肢逆冷。然两者所对应的病机不同、四肢逆冷的程度有别(后者
自利腹痛者,加木香。不痛利多者,倍白术。渴者倍白术,白术益气燥湿,故能生津。蜷卧沉重,利不止,加附子
本方加附子,名附子理中汤,治中寒腹痛,身痛四肢拘急。 本方加枳实、茯苓,蜜丸,名枳实理中丸,治寒实结
理中丸用于太阴病,自利不渴,呕吐腹痛,舌淡苔白,脉迟缓等脾胃气虚,中焦虚寒证。 附子理中汤,治中寒腹
以上诸证,以脾胃虚寒为病理机转。
本方用于太阴病,自利不渴,呕吐腹痛,舌淡苔白,脉迟缓等脾胃气虚,中焦虚寒证。
清营汤与犀角地黄汤: 清营汤用于温热病热邪由气分转入营分之证。邪热入营而气分之邪尚未尽解者,也可应用
〔组成〕犀角三钱(9克) 生地黄五钱(15克) 玄参三钱(15克)竹叶心一钱(12克) 麦冬三钱(1
本方加人参名白虎加人参汤,主治阳明病热重,气津两伤,及夏天中暑,身热而渴,汗多,背微恶寒,舌苔黄而舌
本方主治阳明经证(气分实热证),为清胃热祖方。 方用辛甘大寒之生石膏为君,甘寒泻胃火,生津液,辛能走
〔讲解〕本方证适用于阳明热盛,但未见阳明腑实,不宜用“釜底抽薪”法;同时由于燥热伤阴,又不宜用芩连苦
本方与大承气汤比较,均具有峻下热结的作用,皆有便秘、潮热等症。然而,大陷胸汤,病位在中上二焦,症状以
本证病机为水饮与热邪互结于胸腹之间。根据《内经》“热者寒之”及《金匮》“诸有水者可下之”的治疗原则,
〔临床应用〕本方多用于治结胸实热证,临床表现有胸协、少腹胀满硬痛拒按,手不可近,或下午三至四点钟有潮
〔组成〕大黄去皮六两(18克) 芒硝一升(15克) 甘遂一钱匕(1克) 〔煎服法〕上三味,以水六升,
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再服。得下
其证状虽异,病机则同,均是实热积滞内结肠胃所致。
“痞”是自觉胃脘闷塞压重感; “满”是指脘腹䐜胀感; “燥”是指肠中的粪便既燥且坚,肠燥津伤; “实
方中大黄苦寒,荡涤胃肠,泻下通便为君药,辅以芒硝咸寒泻热,软坚润燥,二药相须为用,加强泻热通便作用。
小柴胡汤: 方中柴胡味苦微寒,透达少阳半表之邪,用以为君。 逍遥散: 方用当归、白芍养血柔肝,补肝体
本方系由四逆散衍生而成。方用当归、白芍养血柔肝,补肝体以制其横逆之性,白芍兼能滋液健脾,柴胡疏肝解郁
本方为治少阳病的主要方剂,尚能治疟疾、妇人热入血室、劳瘵骨蒸、诸热出血,其应用范围较广。方中柴胡味苦
〔组成〕白僵蚕酒炒二钱(10克) 蝉蜕一钱(10克) 广姜黄去皮三分(10克) 生大黄四钱(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