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的思维发展过程,意,志,思,虑,智等五个不同的思维形式,反映了认识由现象深入本质,由低级进入高级的
个人主页
神,指人的精神意识活动。 魂,指思维意识活动。 魄,意指本能活动。
精气血津液都是水谷精微所化生。 血是水谷之精微,得命门真火蒸化,以生长肌肉皮毛,筋骨肌.皮肤毛发有形
五脏与六腑互为表里,互相配合,奇恒之腑有赖脏精的充养,五液为五脏所化,五气为五脏所恶,五体为五脏所主
五藏藏精神血气而不泻。六腑主要功能是传化物而不藏。 奇恒之腑藏精气而不泻。
分脾和胃 肺与大腸 肾与膀胱 肝和胆 心和小腸这五类。 脾主升清运化,胃主受纳水谷。 肺主气以养魄,
藏是泛指人体的脏器,象,是指人们所能感知到的自然现象。 藏象学说就是对五脏系.和天人系统运动变化规律
说起五行普通人会和五种物质相联系,他们不明白中医的五行是风,寒,湿,燥,火五气,人体五行和自然五气息
五行之气应人体五脏,太过或不及都会影响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五
五运之气如环无端,有太过不及之变,就形成了相生相克规律。
五行离不开阴阳,在天合五方,在地合风,寒,湿,燥,在人体五脏合五行,相互生克,达到一个动平衡。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只有阴阳平衡,人才能健康。故.要想健康必调人体阴阳。
阴胜则寒会引起一系列阳虚性疾病。 阳胜则热会引起一系列阴虚系列疾病。
人体三阴三阳之气,由先天的元气和后天水谷精微之气,互相资益而成。 气生于精,阳生于阴,胃腑主化生水谷
人体与自然密切相关,早晨太阳升起,应人肝木,中午太阳最旺应人之心火,下午日己偏西,阳气始落,应人肺金
肝为风木之脏,与春相应,在气属风,心为火热之脏,与夏相应,在气属火,脾为湿土之脏,在气属湿,与长夏相
临床上注意到时令季节,气侯变化对人体生理,病理影巨大,人体生命活动与自然界运动变化关系密切,人体必须
自然界的变化,不断地对人体产生巨大的影响,人体必须随时适应这些变化,才能与外在环境保持协调而获得生存
气,指细微的,流动的物质。 人的生命由天地之气上下交怒,相互结合而产生。
打好古汉语基础,深入理解《内经》原文的要旨,紧密联系医疗实践,与后世医学发展相互验证,才能真正理解和
《黄帝内经太素》作者,隋,杨上善。 杨氏治学谨严,深于训古,解释经义,重视考据,黄氏谓《太素》之文,
安宫牛黄丸:为治热邪内陷心包,痰热蒙蔽清窍所致高热烦躁、神昏滄语之证。主治温热病、热邪内陷心包,以及
方中集中苏合香,沉香,麝香,檀香,丁香,乳香,安息香,木香,香附,冰片共十种香药为方之主体,取其芳香
本方为治痰热内闭,痰浊蒙蔽心窍为本.,以身热烦躁,神昏不语之证。 方中犀角清营凉血,透包络邪热;牛黄
主治黄邪内陷心包,痰热蒙蔽清窍所致高热烦燥,神昏谵语之证。以及温热病,热邪内陷心包,以及中风窍闭,小
主治妇人冲任虚寒兼有瘀血阻滞之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崩漏,不孕等证。 方中用吴茱萸,桂枝温经散寒,通
本方主治气血两虚,不能营养摄纳胎元而屡有堕胎之证。治宜益气健脾,养血安胎之法。方中用人参,黄芪,白术
方中用龟板滋阴降火而益肾;白芍敛阴益血以柔肝;共为君药。黄芩清上焦之热,黄柏泻下焦之火,使清热血宁,
方中山药,白术重用健脾补中,且白术燥湿,山药涩精共为君药。苍术,陈皮燥湿运脾理气,与君药相配,补中有
全当归24克,川芎9克,桃仁6克,炮干姜2克,甘草灸2克。 方中重用当归养血活血,袪瘀生新。巜日华诸
方中用大黄泻下瘀热结聚,清热解毒,丹皮清热凉血,活血祛淤,两药合用,泻瘀热湿热而为君。芒硝软坚散结,
方中以苇茎(现多用芦根代替)为君,甘寒轻浮,善清肺热,为治肺痈要药。臣以冬瓜仁入气分清热化痰,利湿排
本方用于乳岩,(乳腺癌)瘰疬,痰核,流注(多发性深部脓肿)等属体气尚实者。 方中犀黄即牛黄,苦凉,气
方中重用熟地温营补精为君,臣以血肉有情之品的鹿角胶,生精补髓,养血助阳,强壮筋骨,两药相配,寓阴中求
方中重用金银花为君,甘寒轻清,清热解毒,芳香透达,以防寒凉太过,恐遏伏邪气。寓有(火郁发之)之意。陈
方中重用牛膝引血下行,折其亢阳,并能滋养肝肾。《本草经疏》其言(走而能补,性善下行)。代赭石,其质重
方中天麻,钩藤,石决明均有平肝熄风之效,用以为君。山栀,黄芩清热泻火,使肝经之热不致偏亢,是为臣药,
本方主治肝经热盛,热极动风所致的热盛初风证。 方中羚羊角咸寒,入肝,心经,有较强的平肝熄风作用,又善
炮川乌10克,炮草乌10克,地龙12克,炮天南星10克,乳香6克,末药6克。 本方对于风湿痹痛日久不
方中附子辛甘,大温,燥湿化痰,祛风止痉,尤善祛头面之风。天南星辛温,善于祛经络中之风痰,定搐止痉。二
本方以大队祛风药与养血,和血,清热之品组成。方中以秦艽祛散一身之风为主,又配羌活,防风散太阳之风,白
瓜蒂熬黄1,5克,赤小豆煮1,5克,香豉15克。 前二味杵为散,以热汤300毫升煮香豉取汁,去渣,和
既吐之后,病邪虽去,每易伤及胃气,要注意调理脾胃,如少进稀粥以自养,切勿骤进油腻及一切不易消化食物,
炒六曲15克,黄连10克,肉豆蒄5克,使君子15克,麦芽15克,槟榔15克,木香5克。 本方主治虫和
乌梅丸:治疗蛔厥。以乌梅,细辛,干姜,附子,黄连等相伍。 白虎汤:治疗阳明经(气分实热证)以石膏,知
乌梅丸:温脏驱寒治久痢。 真人养脏汤,温中补虚,涩肠止痢。
乌梅15克,细辛5克,干姜10克,黄连10克,当归10克,人参5克,附子15克,蜀椒5克,桂枝10克
方中以咸涩之桑螵蛸为君,补肾固精,肾气固则遗自止,甘涩之龙骨安神固涩,并列为君。而以人参之甘温大补元
本方用意在于温阳,收敛,止泻。
方中以甘温大补元气之人参及甘苦温健脾益气之白术为君,二药合用有补气健脾固中之功,以辛甘大热之肉桂温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