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中医
首页
了解
课程
榜单
搜索
会员
ai辨证
书籍
博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第四节 乳岩
16.55
中医外科学
在妇女中仅次于宫颈癌,居第二位。男子
乳岩
较少见,约占
乳岩
发病率的1〜2%。妇女的发病年龄大多在40〜60...掺海浮散用红油膏外敷。 3.早期可以作
乳岩
根治术,以早为宜。 (五)临证权变
乳岩
初起结块坚硬,高低不平,不红,不热,不疼痛、口...大,巉岩崩裂如熟石榴,或内溃深洞……名曰
乳岩
(此为
乳岩
病名的首次记载) 2.《丹溪治法心要·卷六》:“又有积郁
第一节 概论
16.33
中医外科学
的最早论述。宋·《妇人大全良方》对乳痈与
乳岩
作了区别。《疮疡经验全书》对
乳岩
提出“早治得生”的论断。《外科正宗》对
乳岩
的症状进行了详细而形象的描述。《疡科心得...月经不调,舌苔薄白,脉弦等症,如石瘿、
乳岩
等。常用药物有:橘叶、香附、枳壳、九香虫、佛手、柴胡...有良效。无独有偶,后世晚清·徐半龙也曾说:“
乳岩
初起知觉,即益气养荣,服大补之剂,犹可消散
第十节 乳衄
15.54
中医外科学
于40〜50岁妇女,其中6〜8%有恶变成
乳岩
的可能。 〔病因病机〕 肝郁气结,郁久则肝火内生...胀痛;症状随喜怒而消长,与月经有一定关系。
乳岩
:在乳房内可触及肿物,坚硬如石,高低不平,推...而见乳内肿块增大、坚硬、不移动,是恶变为
乳岩
的征象,应及时按
乳岩
治法治疗。 〔调护〕 保持心情疏畅,清心静养。 〔应用
第六节 肾岩
15.25
中医外科学
叫茧唇? 5.茧唇早期症状的特点是什么? 6.
乳岩
的特点是什么? 7.
乳岩
如何与乳癖、乳腺增生病、乳痨相鉴别? 8.
乳岩
如何辨证论治? 9.什么叫失荣?其特点是什么? 10
第六节 乳癖
15.15
中医外科学
者多为本病。如果肿物突然增大,则应防变为
乳岩
。 (二)论治要点 有块多是痰,故本病治疗以化痰...不可轻忽,若耽延日久不消,轻成乳痨,重成
乳岩
。初起气实者,宜服清肝解郁汤,气虚宜服香贝...患经数载者不治,宜节饮食,息恼怒,庶免
乳岩
之变。”(指出岩变的可能和预防措施,颇可贵
第十章 岩
14.81
中医外科学
面授时数〕1学时 〔目的要求〕 1.掌握
乳岩
的辨证,以便能及时发现本病,掌握肾岩早期
第一节 概论
14.68
中医外科学
外科理例》更为深刻,它不仅较早地记载了
乳岩
的症状、治疗以及乳癖、乳疬、乳痰等等,在探讨...的抬高,则是
乳岩
的特征。③乳房皮肤的改变:如皮肤变红,应追问...点: 1.肿瘤的位置和大小:50%以上的
乳岩
位于乳房的上外象限,余则分布在其它象限
犀黄丸《外科证治全生集》
14.12
方剂讲解
克,白开水送下)。 〔讲解〕本方为治
乳岩
(乳腺癌)有效方剂,还治瘰疬(颈淋巴结核)、流注...散结,活血祛瘀之功效。 〔临证应用〕用于
乳岩
、瘰疬、痰核、流注等属体气尚实者。 本方可用于
第七章 乳病
14.02
中医外科学
其它慢肿块相鉴别,了解乳癖、乳腺增生病与
乳岩
的鉴别、乳疬肿块的特点,了解不同性质的乳
第五节 乳痨
13.41
中医外科学
败絮,疮口潜行,望而可知。早期应与乳癖、
乳岩
鉴别。 乳癖:多发于乳房外上方,单发性卵圆形...质地坚实,推之滑动,无痛无热,也不破溃。
乳岩
:多发于40岁以上妇女,乳内肿物坚硬,高低不平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实用中医文献学
中医药学概论
中药诊断方剂口诀
口诀浅释
临证程序
黄帝内经讲解
伤寒论讲解
金匮要略讲解
温病条辨讲解
本草备要讲解
中医内科学
中医外科学
中医骨伤科学
中医眼科学
中医妇科学
中医儿科学
中医喉科学
针灸学-上
针灸学-中
针灸学-下
名医医案选读
中国历代医籍选介
方剂讲解
中西医结合临床成果
中医概念入门
了解光明
光明人物
黄帝内经素问
黄帝内经灵枢
难经
桂本伤寒论
脾胃论
辅行诀
脉经
李可疑难病经验
全部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