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中医
首页
了解
课程
榜单
搜索
会员
ai辨证
书籍
博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便秘
7.5
中医内科学
不详)后稍得缓解,近日又贪炙煿之品,遂致
便结
难解,服“果导”不应,且见唇干口臭,面赤身热,烦躁
便秘
7.46
中医儿科学
久而成积,积久化热,积热蕴结肠道而致
便结
。 (四)气血两虚 多因禀赋不足或后天失调,或吐...滞瘀阻、气血两虚者,皆可致大肠传导失司而
便结
。上述三例虽均大便硬结,且常用之通利之法
泻下剂
7.37
口诀浅释
热救阴。主治阳明腑实证,潮热谵语,腹满痛、大
便结
、舌苔焦黄、脉实有力。 本方去芒硝,名小承气汤...川煎 济川归膝肉苁蓉, 泽泻升麻枳壳从,
便结
体虚难下夺, 寓通于补法堪宗。 本方由当归、牛膝
便秘
7.32
针灸学-下
不愈,邪热内燔,津液受灼,腑气不通,肠燥
便结
。 气秘:情志不畅,肝胆气机郁滞,疏泄失职,以致
(五)问二便
7.14
中医药学概论
肝气郁滞,疏泄无力,遂使大肠传送失司而为
便结
,称气秘。总之,大便秘结有寒热虚实之分,不外
第四节 肛裂
7.1
中医外科学
头昏腹胀,苔黄燥,脉细等症状,属阴虚肠燥
便结
。 治法:养阴清热润肠。 方药:润肠汤。 (四)外治法 1.早期...外科心法要诀》:“肛门围绕折纹破裂,
便结
者,火燥也
茯苓
7.02
本草备要讲解
又当用温热之剂峻补其下,忌用茯苓淡渗之药。小
便结
者能通,多者能止。湿除则便自止。生津止渴
风温 温热 温疫 温毒 冬温(2)
6.83
温病条辨讲解
黄而干者,宜小承气汤。 汗多,津液散而大
便结
,苔见干黄,谵语因结粪而然,故宜承气。 五、阳明
二、不先明阴阳
6.79
临证程序
假如脉数无力,虚火时炎,口燥唇焦,内热
便结
,气逆上冲,此真阴不足也;假如脉大无力,四肢
201-203条
6.78
伤寒论讲解
胃中,使阴阳自和而大便自下。这与阳明腑实
便结
之证的治疗,大不相同。 小结 第〔201〕条至〔203...了阳明经腑同病,阳明经邪不解,阳明津伤
便结
等脉证及阳明血分有热而致衄证。其中通过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实用中医文献学
中医药学概论
中药诊断方剂口诀
口诀浅释
临证程序
黄帝内经讲解
伤寒论讲解
金匮要略讲解
温病条辨讲解
本草备要讲解
中医内科学
中医外科学
中医骨伤科学
中医眼科学
中医妇科学
中医儿科学
中医喉科学
针灸学-上
针灸学-中
针灸学-下
名医医案选读
中国历代医籍选介
方剂讲解
中西医结合临床成果
中医概念入门
了解光明
光明人物
黄帝内经素问
黄帝内经灵枢
难经
桂本伤寒论
脾胃论
辅行诀
脉经
李可疑难病经验
全部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