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概说

    根据临床观察,前一种情况似为多见。 由于厥阴病在阴寒盛极之时每有阳气来复之机,所以...疼热,饥而不欲食”等寒热错杂之证,作为厥阴病的代表证候,即是此义。厥阴病又有阴阳胜复的特点,论中则以手足厥冷...而可见呕、哕、下利等证。 肝为血脏,故厥阴病中每见寒邪伤血与热邪伤血的病变。 厥阴病的治疗,则应根据具体病情施以不同治法
  •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二厥利呕哕附

    厥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二厥利呕哕附 〔自学时数〕12...了解厥阴的含义及其生理特点。 2.掌握厥阴病的提纲及其所反映的厥阴病的特征。 3.掌握厥阴寒热错杂证中的乌梅丸...熟悉除中的含义及临床表现。 9.了解厥阴病篇有关呕、哕、下利诸证的辨析
  • 326-380条

    厥阴病阳气来复的口渴证治。 厥阴病见口渴可有三种情况,一是厥阴病阳复太过,热反亢盛,灼伤津液,因而口渴引...者,为难治。[348] 〔讲解〕本条论述厥阴病厥热下利的难治证。 厥阴病,厥热胜复反映了正邪斗争,阴阳进退力量...本条所述即为厥阴病转出少阳的证治。厥阴病见呕吐,发热,临床若再伴有口苦,心烦,脉弦
  • 第四节六经辨证

    是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的总称。它可以概括为三阳病和三阴病两大类...阳明病、少阳病为三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为三阴病。三阳病证以六腑病变为基础,三...卧,口燥咽干,小便黄 舌红,少苔 细数 厥阴病 蛔厥证 厥阴为阴之尽,阳之始,阴中有阳。或
  • 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第十五

    下利不可发汗,汗出必胀满。 〔讲解〕见《厥阴病篇》第〔364〕条。 欬而小便利,若失小便者,不可...之,而反发汗者。必口伤烂赤。 〔讲解〕见《厥阴病篇》第〔335〕条。“前厥者后必热”非。当依第〔335
  • (七)三阴三阳的离合关系

    相火不藏,则上盛而为热,下虚而为寒,因此厥阴病多见上热下寒、寒热错杂的证候。由于寒热
  • 热论篇第三十一

    少阴病衰,渴止不满,一古干已而嚏,十二日厥阴病衰,囊纵,少腹微下,大气皆去,病日已矣。 帝曰
  • 大敦

    厉兑治晕厥。本穴所以能治疝气,是因疝为厥阴病变,而肝脉自足上行, 沿大腿内侧向上,相交
  • 辨不可吐第十八

    则犯虚虚之戒,而且诸虚家也是如此。本条与《厥阴病篇》第330条所说的“诸四逆厥者,不可下
  • 疝气

    大敦 气海 方义 疝气多属任脉、足厥阴病变。任脉为病,外结七疝。足厥阴经过阴器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