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五脏与五液的关系
8.24 黄帝内经讲解为涕(3),肝为泪(4),脾为涎⑸,肾为唾,是谓五液(6)。 《素问•宣明五气篇》 〔讲解〕 本文从五脏化生...上出于口,润泽口腔,所以可以认为涎为脾液。 (6)“唾”,是口液中较稠厚的部分。肾藏精,主水液,肾脉循...固而上溢,则口中多唾。肾阴不足,虚火上炎,迫液外泄,则唾亦多,所以多唾之证应注意从肾辨证施治 -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
8.22 金匮要略讲解肺痿、肺痈二病的病因均有热,证候均咳唾涎沫脓血,脉象均见数,惟肺痿为虚热,咳唾涎沫脓血无腥臭,脉数而兼虚;肺痈则为实热,咳...浊,但坐不得眠:本篇第一条云“口中反有浊唾涎沫者何”的“浊唾”为“稠痰”,此文“唾浊”亦谓“唾出稠痰”。稠浊顽痰随上气而时出,故时时唾浊。然痰虽时出而病仍不减,其积痰在肺、肺气壅塞...咽干不渴:热在血分之故。 (4)时出浊唾腥臭,……肺痈:邪热郁遏於内,熏蒸痰涎,故时出浊唾腥臭。邪热郁蒸,灼伤肺络,浊瘀腐败,化而为脓,故 -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
7.18 金匮要略讲解短气病等三种病。胸痹病,以“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为主要...乘,已于本篇第一条详述。 (2)喘息咳唾:由於上焦胸阳不振,中下焦浊阴上乘,肺气失其...发作时出一方治。 (1)胸痹:当有喘息咳唾,胸背疼痛,短气等证。 (2)缓急:指筋脉拘急不伸或缓 -
2.40王中阴治呕吐案
7.16 名医医案选读状,一呕一二升许,少顷再呕,百药不纳,咽唾亦不能顺下。已经三日,但聪明不昧,分付家事以待...石滚痰丸系治者自创。据云王氏自幼患疾,咳唾臭痰,浑身燥痒,遍药不效,后以自制滚痰丸而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