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中医
首页
了解
课程
榜单
搜索
会员
ai辨证
书籍
博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一、十二经脉
10.03
针灸学-上
阳经有表里属络关系。即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
大肠经
相表里,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相表里...属腑络脏,如手太阴肺经属肺络大肠,手阳明
大肠经
属大肠络肺等。在四肢又通过络脉的衔接...在四肢部衔接。如手太阴肺经在食指与手阳明
大肠经
交接;手少阴心经在小指与手太阳小肠经
肠痈
9.94
针灸学-下
为大肠之合,功善通肠化滞;再配腑之合中脘,
大肠经
穴手三里,共达通腑行气化瘀之目的。 治法
(二)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9.92
黄帝内经讲解
构成表里关系。 (6)“阳明”,指手阳明
大肠经
。“太阴”,指手太阴肺经。手阳明之脉下入缺盆
合谷
9.75
针灸学-上
次指相合处,是 处形似深谷,因名。本穴为
大肠经
所过之原穴,后世总结为四总穴之一。由于...之效。其所以能治面口五官之疾,乃因
大肠经
的支脉,从缺盆分出,上走颈,过颊,入下齿龈
大肠俞
9.74
针灸学-上
灸。 〔讲述〕见于《甲乙》。穴近大肠,为
大肠经
气转输之处,主治大肠疾患,因名。《千金》:治腹中
(―)分布络属
9.72
针灸学-上
分出,沿掌背侧走向食指桡侧端,交给手阳明
大肠经
(图3)。 络属脏腑:属肺,络大肠。 经过器官:肺系(气管
槐实
9.72
本草备要讲解
生用,或炒用。 本品味苦性微寒。入肝、
大肠经
。以其苦寒沉降,故清降泄热之力较强,能清
(二)肺、大肠
9.67
中医药学概论
大肠居腹中,于五行亦属金。其经脉为手阳明
大肠经
,上络于肺,与肺相表里。其主要功能为传化
第九节 古代体表部位名称解释
9.67
针灸学-上
鼻下唇上中央之凹陷处。督脉行经。手阳明
大肠经
交于人中。 承浆 唇下颏上中央凹陷处。任脉...过。 吻 指口唇。一说指两口角。手阳明
大肠经
、足阳明胃经、足厥阴肝经、任脉、督脉、冲脉等...柱骨 为颈椎的统称。又称天柱骨。手阳明
大肠经
上出于柱骨之会上。督脉所过。 缺盆 指锁骨
偏历
9.66
针灸学-上
出《灵枢•经脉》。两旁曰偏,经过为历,因
大肠经
脉出此络,经历手臂,别走太阴,因名。穴属...咳嗽喘促,气短,皮肤肩背缺盆麻木疼痛皆肺
大肠经
病也。由于别络,上循臂,乘肩髃,上曲颊,偏齿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实用中医文献学
中医药学概论
中药诊断方剂口诀
口诀浅释
临证程序
黄帝内经讲解
伤寒论讲解
金匮要略讲解
温病条辨讲解
本草备要讲解
中医内科学
中医外科学
中医骨伤科学
中医眼科学
中医妇科学
中医儿科学
中医喉科学
针灸学-上
针灸学-中
针灸学-下
名医医案选读
中国历代医籍选介
方剂讲解
中西医结合临床成果
中医概念入门
了解光明
光明人物
黄帝内经素问
黄帝内经灵枢
难经
桂本伤寒论
脾胃论
辅行诀
脉经
李可疑难病经验
全部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