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中医
首页
了解
课程
榜单
搜索
会员
ai辨证
博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五)问二便
7.17
中医药学概论
气虚下陷诸证,以及各种原因的神志不清病人。 2、
小便
主要询问
小便
的有无、次数、颜色、量之多少、清浊、
小便
时有无涩滞及尿痛等。
小便
为津液所化生。肺为水之上源,且有通调水道...气化,或肾阴亏损,津液内虚的,多属虚证。
小便
次数增多,为
小便
频数,短赤而急迫的,多属下焦湿热,量多而色...不固,膀胱失约;尿频而涩少,常是阴虚内热。
小便
数而大便硬,多是脾约病。
小便
次数减少,除属津液亏耗,化源不足外,还常见于
产后排尿异常
7.16
中医妇科学
二)论治要点 治疗以补气温阳为主。若
小便
频数或失禁者佐以固涩;若
小便
不通者佐以行水通利。如气虚
小便
不通者,方用补中益气汤,药用黄芪、白术、人参...于通气散中加蒲黄、桃仁以活血化瘀。瘀去则
小便
自通。 产后
小便
频数,兼淋漓涩痛者,为“产后
小便
淋漓”。治疗当分虚实。虚热者,证见产后
小便
频数淋漓,解时涩痛量少,尿黄或赤,五心烦热...知母、车前子以清热生津利尿。 若产后气虚
小便
频数而
小便
带血者,证见
小便
频数带血,色淡红,神疲纳差,面色萎黄,舌淡苔
201-203条
7.15
伤寒论讲解
以亡津液,胃中干燥,故令大便鞕⑴。当问其
小便
日几行,若本
小便
日三四行,今日再行,故知大便不久出;今为
小便
数少,以津液当还入胃中,故知不久必大便也...扰心神所致,故其大便必硬。 (2)当问其
小便
,……便也:若问其
小便
情况,其人平日
小便
日三四次,现减为两次,说明津液通过脾的运转...文的自注文字。 〔临证意义〕(1)本条以
小便
多少来判断大便硬否。一般
小便
少,大便多不硬,
小便
多,大便多成硬。这对临证判断大便成硬与否
消渴小便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
7.11
金匮要略讲解
通用。淋病的主要证候,为“少腹弦急”和
小便
涩痛,或
小便
点滴不通,或
小便
不利。其因肝郁血滞者,治用蒲灰散方;水郁血...存在,而且是不少见的。例如:缩泉圆之丈夫
小便
频;醉仙圆之劳心,肾经寒,
小便
多;阿胶汤之肾虚
小便
多等等。缩泉圆是由乌药,川椒,吴茱萸、益智等...戎盐再煎,分温三服。 〔讲解〕本条承上条
小便
不利而详论治法。 (1)
小便
不利:发生
小便
不利之病,实有多种原因,治疗上也就不能以
癃闭
7.11
中医内科学
癃闭 癃指
小便
排出不畅、点滴而出;闭指
小便
闭塞难通,欲解不能。二者虽有区别,但都是排尿...属肾阳虚衰者,失于温化则膀胱气化不利,使
小便
排出无力,点滴难下,肾阳不足,气化无权,故
小便
潴留不通.有因久病湿热伤阴,或素体阴精暗...数十次,名淋病是也。” 《诸病源候论·
小便
不通候》:“
小便
不通,为膀胱与肾俱有热故也。……热入于胞,热气
子淋
7.03
中医妇科学
心火移热与小肠,传注膀胱,灼伤津液,则
小便
淋漓涩痛。 2.湿热下注:妊娠摄生不慎,脾失健运...胎移热于膀胱、膀胱被灼,津液涩少,以致
小便
淋漓涩痛。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领 子淋以妊娠...但不宜劳累,并要节制房事。 (2)观察
小便
颜色,有无血块等,并留取
小便
标本,及时送检以协助诊断治疗。 (3)宜食清淡蔬菜水果
木通
7.03
本草备要讲解
化,水道通。下通大小肠膀胱,导诸湿热由
小便
出,故导赤散用之。凡利小便者,多不利大便,以...足肿,必借此甘平之性,泻诸经之火,火退则
小便
自利,便利则诸经火邪皆从小水而下降矣。君...木通在临床多用以行水通淋,治膀胱湿热,
小便
短赤,或心火上炎,心烦尿赤之证,常与生地、甘草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7.01
桂本伤寒论
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
小便
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鞕者,为阳明病...以亡津液,胃中干燥,故令大便鞕。当问其
小便
日几行,若本
小便
日三四行,今日再行,则知大便不久必出。所以然...一升,日三夜二。 阳明病,自汗出,若发汗,
小便
自利者,此为津液内竭,便虽鞕不可攻之,当须
癃闭
7.0
中医儿科学
三)常见证治 1.湿热蕴结: 证候:
小便
点滴不通,或数量极少而短赤、灼热,或
小便
涓滴难涩,小腹胀满,口苦口粘,但口渴不欲饮水...热,可加知母、黄柏。 6.膀胱阻塞 证候:
小便
滴滴不爽,或阻塞不通,
小便
时有堆塞疼痛感,少腹胀满而痛,舌质如常,或...之类,扶土制水而化之”。 《幼科类萃•
小便
诸症门》:“曾氏曰:婴儿
小便
闭而不通者,有阴阳二证。阴闭者,为冷湿乘虚
茵陈蒿汤《伤寒论》
6.99
方剂讲解
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小便
当利,尿如皂角汁状,色正赤,一宿腹减,黄从小...黄疸,其症见目黄身黄,黄色鲜明如橘子色,
小便
黄赤,口渴,大便秘结,腹微满,舌红苔黄腻,脉滑...结,可加枳实、虎杖或重用大黄以泻热通便;
小便
短赤选用车前草、泽泻、滑石增强清热利尿作用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实用中医文献学
中医药学概论
中药诊断方剂口诀
口诀浅释
临证程序
黄帝内经讲解
伤寒论讲解
金匮要略讲解
温病条辨讲解
本草备要讲解
中医内科学
中医外科学
中医骨伤科学
中医眼科学
中医妇科学
中医儿科学
中医喉科学
针灸学-上
针灸学-中
针灸学-下
名医医案选读
中国历代医籍选介
方剂讲解
中西医结合临床成果
中医概念入门
了解光明
光明人物
黄帝内经素问
黄帝内经灵枢
难经
桂本伤寒论
脾胃论
辅行诀
脉经
李可疑难病经验
全部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