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中医
首页
了解
课程
榜单
搜索
会员
ai辨证
书籍
博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厚朴
11.25
本草备要讲解
同大黄、枳实,即承气汤;同橘皮、苍术,即
平胃散
。按胀满证多不同, 清补贵得其宜。气虚宜补气...足太阴、阳明,脾、胃。平胃调中,佐苍术为
平胃散
,平湿土之太过,以致于中和。消痰化食,厚肠胃...适用。若湿阻中焦,常与苍术、陈皮同用,如
平胃散
,以燥湿运脾;食积便秘,可配大黄、枳实,如小
平胃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0.96
方剂讲解
平胃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苍术去粗皮,米泔浸二日,五斤(15克) 厚朴去粗皮,姜汁制,炒香 陈皮...枳壳、白芍,引用生姜,水煎服,名为香砂
平胃散
,主治伤食脘腹胀痛,恶食吐酸,下后仍腹痛
苍术
10.63
本草备要讲解
亡,今非人也。但君浸阴气深,当暴泻,宜服
平胃散
以补安精血。士惊惋曰:药味皆平,何得取效...大便泄泻者,本品配厚朴、陈皮、甘草,即
平胃散
,以除湿散满。用于风湿痹证,尤以湿邪偏胜
祛湿剂
10.36
口诀浅释
祛湿剂 【燥湿化浊】 1.
平胃散
(附:不换金正气散、柴平汤)
平胃散
是苍术朴,陈皮甘草四般药, 除湿散满驱瘴...调胃化湿此方速。
平胃散
内加夏藿,金不换来正气复。 小柴胡汤合平...功能清热利湿,主治湿热黄疸。 本方合
平胃散
,名胃苓汤,功能健脾利湿和中,主治湿滞伤食
第一节妇科常用治法
10.26
中医妇科学
致胀满呕逆者,宜安胃和中,行气降逆,选方
平胃散
、香砂六君加减;若胃热上逆者,宜清热降逆
脾胃损在调饮食适寒温
10.24
脾胃论
之剂,皆可用之;缓脉,本经太过,湿邪所伤。
平胃散
加白术、茯苓,五苓散。或除湿渗淡之剂,皆可用
第二十一节 白屑风
10.23
中医外科学
治法:清热化湿,调和脾胃。 方药:芩连
平胃散
加减。 痒甚者,加茵陈、地肤子。 2.风郁化燥:皮损
竹林寺女科秘要
10.12
中国历代医籍选介
特色。 本书安胎,重在调理脾肾,如以四味
平胃散
健脾理中,方用茯苓、山药、炙草、陈皮,取培土...下,治胎前严冬泄泻。用和气饮燥脾和胃。以
平胃散
加藿香、砂仁、木香、小茴之类除湿化浊,配桔梗
风热喉痹之二(溃疡膜性咽峡炎)
9.78
中医喉科学
脾经湿热者,醒脾燥湿法。常用代表方有加味
平胃散
(宜于实证)或参苓白术散(宜于虚证)。 以上三者
方剂口诀
9.7
中药诊断方剂口诀
少入薄荷姜枣服。 祛湿剂 〔燥湿化浊〕
平胃散
(附:不换金正气散、柴平汤)
平胃散
是苍术朴,陈皮甘草四般药,除湿散满驱瘴疠...调胃化湿此方速。
平胃散
内功夏藿,金不换来正气复。小柴胡汤合平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实用中医文献学
中医药学概论
中药诊断方剂口诀
口诀浅释
临证程序
黄帝内经讲解
伤寒论讲解
金匮要略讲解
温病条辨讲解
本草备要讲解
中医内科学
中医外科学
中医骨伤科学
中医眼科学
中医妇科学
中医儿科学
中医喉科学
针灸学-上
针灸学-中
针灸学-下
名医医案选读
中国历代医籍选介
方剂讲解
中西医结合临床成果
中医概念入门
了解光明
光明人物
黄帝内经素问
黄帝内经灵枢
难经
桂本伤寒论
脾胃论
辅行诀
脉经
李可疑难病经验
全部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