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中医
首页
了解
课程
榜单
搜索
会员
ai辨证
书籍
博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上一页
1
下一页
(一)冠心病(心绞痛)
10.09
中西医结合临床成果
中医辨证 1)胸阳不振:心脉闭胆、胸闷
憋气
,心痛阵作,背畏寒,心悸气短,面色苍白,倦怠无力
郁证
9.54
中医内科学
男,40岁。4个月前,因故发怒后突感胸闷
憋气
,头晕目眩,继而晕厥,少顷则复。以后即经常发生...胸闷
憋气
,常牵及背部酸痛等症,且多与情绪波动有关...析之“暴怒伤肝,怒则气上,气阻胸膈故胸闷
憋气
;血随气升,并于上,则头晕目眩甚而为厥;少顷
五行辨证偶得五则
8.26
李可疑难病经验
制木,反被木侮。因之敢怒不敢言,胸中便觉“
憋气
”。古人谓之“金木同病”。治此等症,以柴胡疏肝散
顿咳
6.94
中医儿科学
但由于无力咯痰,辄因痰闭气道,呼吸不利而
憋气
窒息;或痰动风生而出现抽搐昏迷等危重证
哮喘
6.4
中医儿科学
表情不安,为哮喘急性发作期的表现。若胸闷
憋气
缓解,痰鸣气喘消失,一如常人;或仍有轻度咳嗽
肿瘤临证初探
5.4
李可疑难病经验
奇臭极热之大便 1~2 次,尿已转清,胸
憋气
喘已愈七八,头已不痛,神识清朗,食纳大增
第二节常用的辨证思维方法
5.4
临证程序
男,40岁。4个月前,因故发怒后突感胸闷
憋气
,头晕目眩,继而晕厥,少顷则复。以后即经常发生...胸闷
憋气
,常牵及背部酸痛等症,且多与情绪波动有关...外感。其次根据头晕目眩、右胁胀痛、胸闷
憋气
、脉弦等而定位在肝。再次根据面色微暗、唇有
虚火喉痹之一(慢性咽炎)
5.25
中医喉科学
泛恶。 4.偶有耳鸣,听力障碍。也有耳中
憋气
作闷者。 一般都不耐多言,言语一多,喉头倍形
58-70条
4.79
伤寒论讲解
心阳虚,除见心中悸动不安外,亦可见到胸闷
憋气
或泛泛欲吐之证。 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
上一页
1
下一页
实用中医文献学
中医药学概论
中药诊断方剂口诀
口诀浅释
临证程序
黄帝内经讲解
伤寒论讲解
金匮要略讲解
温病条辨讲解
本草备要讲解
中医内科学
中医外科学
中医骨伤科学
中医眼科学
中医妇科学
中医儿科学
中医喉科学
针灸学-上
针灸学-中
针灸学-下
名医医案选读
中国历代医籍选介
方剂讲解
中西医结合临床成果
中医概念入门
了解光明
光明人物
黄帝内经素问
黄帝内经灵枢
难经
桂本伤寒论
脾胃论
辅行诀
脉经
李可疑难病经验
全部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