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注解伤寒论

    注解伤寒论 金·成无己著,成书于1144年。 本书以王叔和编次的《伤寒论》为蓝本,对《伤寒论》原文进行...逐条注释,故名《注解伤寒论》。全书共十卷,二十二篇。 本书是全面注解...附相合,为甘辛大热之剂,乃可发散阴阳之气。” 《注解伤寒论》的问世,更加阐明了《伤寒论》的理论,从而
  • 绪论

    金·成无己为《伤寒论》系统作注,著成《注解伤寒论》,虽对原文有所增删与调整,但与宋本相...至明万历年间,海虞清常道人赵开美先刻《注解伤寒论》与《金匮要略方论》,既刻已,复得宋版《伤寒论...伊尹《汤液》为数十卷,用之多验”。严器之《注解伤寒论·序》云:“伊尹以元圣之才撰成《汤液》,俾黎庶
  • 四、中医文献的分类

    全文的注解。分类模式范本有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例有明•赵开美《伤寒论集注》,明•张卿子
  • 12-30条

    有“凡发汗,欲令手足俱周,时出似(成无己《注解伤寒论》作“以”,当从)漐漐然,一时间许,益佳”。则对...这是太阳经脉受邪,经输不利所致。成无己《注解伤寒论》释“几几”为“几几”(sū殊),他说:“几几,音殊。短羽
  • 辨可吐第十九

    论实邪在上,当用吐法。 “上管”,成无己《注解伤寒论》作“上脘”,即指胃上口。宿食停积于上脘
  • 伤寒论

    简称“宋本”),一为金·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简称“成本”)。 《伤寒论》十卷,二十二篇,载一百一十
  • 单元1

    将本篇载于此处之目的。 (1)痓:成无己《注解伤寒论》说:“当作痉,传写之误也。痓者,恶也,非强
  • 82-95条

    解表而表解矣。” (2)四逆汤方:成无己《注解伤寒论》作“宜四逆汤”。方见《太阳上篇》第〔29〕条
  • 伤寒例第三

    而内不消,……不除:原文疑有脱漏,成无已《注解伤寒论》解释说:“表证虽罢,里不致大坚满者,亦
  • 248-256条

    泻热通便,调和胃气。 〔临证意义〕成无已《注解伤寒论》云:“吐下发汗,皆损津液,表邪乘虚传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