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中医
首页
了解
课程
榜单
搜索
会员
ai辨证
书籍
博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小麦
14.48
本草备要讲解
盛悬风处,名寒食面,年久不热,入药尤良。
浮小麦
,即水淘浮起者。咸凉。止虚汗盗汗,劳热骨蒸...用量用法】30—60克 ,煎服。 附:
浮小麦
系未成熟的小麦。味甘性微寒,功专止汗,性
产后自汗、盗汗
12.92
中医妇科学
敛汗,方用生脉散,(方见崩漏)加煅牡蛎、
浮小麦
、麻黄根。 (三)常见证治 1.气虚自汗: 证候:产后汗...方例:生脉散(《内外伤辨惑论》)加煅牡蛎、
浮小麦
。 (四)临证权变 产后气虚汗多虚脱,手足厥冷...乳,乳汁增多,自汗亦可减少,乃奏分利之妙;
浮小麦
、糯稻根皆为敛汗专药,加此二味于补气血
大定风珠《温病条辨》
11.99
方剂讲解
多出者,须益气敛阴以止汗,可加龙骨、党参、
浮小麦
等。 若心悸不安者,属阴亏所致者,仿天王补心
5.33朱鹤皋治淋证案
11.96
名医医案选读
自汗①,仍是肾气亏损,脉细,治拟养心固肾。
浮小麦
三钱 左牡蛎四钱 川杜仲三钱 焦山栀三钱
自汗与盗汗
11.43
中医儿科学
方例:黄芪桂枝五物汤。 汗出不止者,加
浮小麦
,龙骨、牡蛎。精神倦怠,胃纳不振,面色少华者...神萎气弱之证较重者,加黄芪、白术、炙甘草、
浮小麦
。阴虚偏甚,潮热心烦、手足心热、睡卧不寐、盗汗...适量撒扑出汗部位。适用于汗出较多不止者。 3.
浮小麦
15克、凤凰衣10克、麻黄根15克,水煎
固涩剂
11.25
口诀浅释
方服后显神奇。 本方由牡蛎、黄芪、麻黄根、
浮小麦
等四味药组成,功能固表止汗。主治恶风自汗
小结
10.58
本草备要讲解
小麦功专养心除烦,以治脏躁,悲伤欲哭之证。
浮小麦
以止 汗为功,主治自汗盗汗。乌贼骨专于收敛...盗汗,⑤崩漏下血 2—6克入丸散外用适量
浮小麦
甘、微寒 心 益气,除热,止汗 自汗、盗汗、骨蒸劳
疰夏附:夏季热
9.78
中医儿科学
生地、白芍、淮药、石斛。汗出多者加冬桑叶、
浮小麦
、大枣。 (四)临证权变 本病入秋以后,燥气行令
黄芪
9.7
本草备要讲解
以补益卫外之阳气,即玉屏风散;配麻黄根、
浮小麦
、牡蛎为固表敛汗之剂,即牡蛎散。用黄芪托
牡蛎
9.53
本草备要讲解
崩漏等证。治自汗盗汗可单用煎服;或与黄芪、
浮小麦
、麻黄根等配伍,如牡蛎散;治肾虚、精关不固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实用中医文献学
中医药学概论
中药诊断方剂口诀
口诀浅释
临证程序
黄帝内经讲解
伤寒论讲解
金匮要略讲解
温病条辨讲解
本草备要讲解
中医内科学
中医外科学
中医骨伤科学
中医眼科学
中医妇科学
中医儿科学
中医喉科学
针灸学-上
针灸学-中
针灸学-下
名医医案选读
中国历代医籍选介
方剂讲解
中西医结合临床成果
中医概念入门
了解光明
光明人物
黄帝内经素问
黄帝内经灵枢
难经
桂本伤寒论
脾胃论
辅行诀
脉经
李可疑难病经验
全部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