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中医
首页
了解
课程
榜单
搜索
会员
ai辨证
书籍
博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单元7
6.57
伤寒论讲解
讲解〕本条论脏腑相乘之病,以见
濡
弱有胃气之脉为佳。 五脏六腑十一头,俱赖胃气...
濡
弱冲和之脉,乃为有胃气之征。故五脏六腑相乘为病,只要见到
濡
弱有胃气之脉,则示后天化源犹存,故为易愈之...脉相适宜。举例而言,如弦为肝脉,但弦而兼
濡
弱者,则为有胃气。以此类推,凡弦、钩、毛、石之脉无一例外
单元4
6.41
伤寒论讲解
何似?师曰:肝者,木也,名厥阴,其脉微弦
濡
弱而长,是肝脉也。肝脉自得
濡
弱者愈也,假令得纯弦脉者死,何以知之?以其脉...东方木也,万物始生,未有枝叶,故其脉之来
濡
弱而长,故曰弦。”可用以解释“其脉微弦
濡
弱而长”之所出,以见仲景之学皆有所本。 南方心脉...应
濡
弱,反得毛浮脉者,是肺脉也,肺属金,金来克木,故知
(七)肝主藏血
6.23
黄帝内经讲解
并以此说明人体各器官组织只有得到血液的
濡
养,才能发挥它的正常作用。 (1)肝脏能贮藏人体
二十四难
6.22
难经
少阴气绝,则骨枯。少阴者,冬脉也,伏行而
濡
于骨髓。故骨髓不
濡
,即肉不着骨;骨肉不相亲,即肉
濡
而却;肉
濡
而却,故齿长而枯,发无润泽;无润泽者,骨先死。戊
一、生理功能
6.08
针灸学-上
运行气血,营养全身:经络具有运行气血,
濡
养身体的作用。人体的各个脏腑组织器官均...气血的温养
濡
润,才能发挥其正常作用。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本藏》说:“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
濡
筋骨,利关节者也。”指明了经络具有运行气血,调节
第六节 三焦辨证
6.05
中医药学概论
昏则谵语,醒则神呆,呼之能应 白腻或黄腻
濡
滑或
濡
滑数 中焦 足阳明(胃) 温热邪气 温热邪气入里,阳明胃...纳呆呕恶,大便溏滞,身重肢倦 苔白腻
濡
下焦 足少阴(肾) 温热邪气 温热邪气久留不解,深入...神识昏蒙,呕恶不食,口干不欲饮 苔白腻
濡
二十二难
6.03
难经
是动;邪在血,血为所生病。气主呴之,血主
濡
之。气留而不行者,为气先病也;血壅而不
濡
者,为血后病也。故先为是动,后所生(病)也
三、津液
6.01
中医药学概论
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等组织,起
濡
养作用。由于津与液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故津...脏腑的作用;渗入骨髓的津液,具有充养和
濡
润骨髓、脊髓、脑髓的作用
七十九难
5.99
难经
井,是谓随而济之者也。所谓实之与虚者,牢
濡
之意也。气来实牢者为得,
濡
虚者为失,故曰若得若失也
5.26徐小圃治小儿湿温案
5.96
名医医案选读
肌热有汗,朝衰暮盛,神倦不渴,舌腻脉
濡
数。邪在阳明,不易霍然。 粉葛根二钱 炒茅术三钱...温旬日,肌热晚甚,舌苔虽化,仍不多饮,脉
濡
数。阳虚恋邪,再以温下。 黄附片三钱 粉葛根二钱...诊:湿温十有二日,热较轻,舌苔已化,脉息
濡
数,再以温潜,不变②则佳。 黄附片二钱 川桂枝一钱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实用中医文献学
中医药学概论
中药诊断方剂口诀
口诀浅释
临证程序
黄帝内经讲解
伤寒论讲解
金匮要略讲解
温病条辨讲解
本草备要讲解
中医内科学
中医外科学
中医骨伤科学
中医眼科学
中医妇科学
中医儿科学
中医喉科学
针灸学-上
针灸学-中
针灸学-下
名医医案选读
中国历代医籍选介
方剂讲解
中西医结合临床成果
中医概念入门
了解光明
光明人物
黄帝内经素问
黄帝内经灵枢
难经
桂本伤寒论
脾胃论
辅行诀
脉经
李可疑难病经验
全部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