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中医
首页
了解
课程
榜单
搜索
会员
ai辨证
博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子烦
5.15
中医妇科学
七八,所以辨有痰与否是关键。 如系阴虚而
烦
,多
烦
而不满,且伴一派阴虚之象;设为痰火而
烦
,则胸多痞满,临证中要细心辨清,以免犯虚虚实实...心胸之间,或冲于心,亦令
烦
也。若热而
烦
者,但热而已,若有痰饮而
烦
者,呕吐涎沫,恶食气,烦躁不安也。大凡妊娠之人...保肺,壮水滋肾为主。良甫以君、相二火论子
烦
,产宝以停痰积饮论子
烦
,未悉病机之要。若丹溪以子
烦
为气血壅聚胎元,热气上冲为病,亦是大概言之
76-81条
5.03
伤寒论讲解
吐泻不止。 (2)发汗吐下后,……主之:“
烦
”有热与心烦双重含义,即因热以致
烦
。心中懊憹(ào nǎo奥恼),是心中烦乱特甚,无可奈何之状...反侧,心中懊憹,故用栀子豉汤清宣郁热以除
烦
。 栀子豉汤由栀子、豆豉二药组成。栀子苦寒,清利...此虚烦又兼见胸中窒,治用栀子豉汤清热泄
烦
。热除
烦
止,气机畅达,窒塞自解,故不必加用理气、畅气之
栀子
4.9
本草备要讲解
不可纯用寒药。气逆为火,顺气即是降火。治心
烦
懊憹不眠,仲景用栀子豉汤,王好古曰:
烦
者气也,燥者血也。故用栀子治肺
烦
,香豉治肾燥。亦用作吐药,以邪在上焦,吐之则邪...肺所主故也。生用泻火,炒黑止血,姜汁炒止
烦
呕,内热用仁,表热用皮。 【讲解】(1)热厥:厥证之一,指热...与淡豆豉合用,如栀子豉汤,以透邪泄热,除
烦
解郁,治热郁胸膈,心烦懊憹不眠。配黄连、连翘、黄芩
曲泽
4.86
针灸学-上
主治〕心痛,心悸,胃痛,呕吐,身热,
烦
渴,肘中痛,上肢颤动,转筋。 〔刺灸〕直刺0.8~1寸,或用三棱...拘急,可疏筋脉外,主要用治心胸痛、心悸
烦
、吐泻
烦
渴之疾,有通心络,除烦热,降逆止呕之效。《甲乙》:治
238-242条
4.79
伤寒论讲解
242条 阳明病,下之,心中懊𢙐而
烦
,胃中有燥屎者,可攻⑴。腹微满,初头鞕,后必溏,不可...为正治。今下后仍见热扰心神之“心中懊𢙐而
烦
”,反映阳明燥热未去。可攻其里。 (2)腹微满,……攻之:若见...阳明腑实经大下之后,六七日不解大便,而且
烦
不解,又有腹满痛之证,反映了虽经大下而燥屎
竹叶
4.79
本草备要讲解
辛淡甘寒。凉心缓脾,消痰止渴。除上焦风邪
烦
热,叶生竹上,故治上焦。仲景治伤寒发热大渴...淡寒。入心、胃经。甘寒清心胃之热以治热病
烦
渴呕哕吐血之证;辛寒能散上焦风热,并导心经...佳,不宜久煎。 【临证应用】竹叶用于热病
烦
渴,常与石膏、麦冬等配伍,如竹叶石膏汤。用于心火
淡竹叶
4.79
本草备要讲解
讲解】淡竹叶以利尿通淋为主,并能清热除
烦
。为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淡竹叶的全草。高40...利尿通淋,以导小肠、膀胱湿热,兼清心除
烦
,清上导下为利尿清热除
烦
之品,适用于小便短赤涩痛,烦热口渴,口舌生疮
承光
4.75
针灸学-上
清头明目。 〔主治〕头痛,目眩,呕吐,
烦
心,青盲。 〔刺灸〕平刺0.3〜0.5寸。可灸。 〔讲法〕见于《甲乙》。承指
酸枣仁
4.75
本草备要讲解
能醒脾。故归脾汤用之。助阴气,坚筋骨,除
烦
止渴 。敛阴生津。敛汗《经疏》曰:凡服固表药而汗不止...茯苓、川芎等同用,以养血安神,清热除
烦
,如酸枣仁汤;若肝肾不足,阴虚阳亢之烦躁失眠
小结
4.74
本草备要讲解
石膏 辛、甘、大寒 肺、胃 清热泻火,除
烦
止渴 ①壮热
烦
渴②肺热咳喘③胃火头痛、牙痛④疮溃不敛、烫伤、湿疹...芦根 甘、寒 肺、胃 清热生津,止呕,除
烦
①热病
烦
渴②肺热咳嗽、肺痈③胃热呕吐 15-30克鲜品加倍...痈肿、丹毒②热病
烦
渴 10-30克 枳椒子 甘、酸、平 心、脾 除
烦
解酒. 醉酒、烦热 10一15克 清虚热药 青蒿 苦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实用中医文献学
中医药学概论
中药诊断方剂口诀
口诀浅释
临证程序
黄帝内经讲解
伤寒论讲解
金匮要略讲解
温病条辨讲解
本草备要讲解
中医内科学
中医外科学
中医骨伤科学
中医眼科学
中医妇科学
中医儿科学
中医喉科学
针灸学-上
针灸学-中
针灸学-下
名医医案选读
中国历代医籍选介
方剂讲解
中西医结合临床成果
中医概念入门
了解光明
光明人物
黄帝内经素问
黄帝内经灵枢
难经
桂本伤寒论
脾胃论
辅行诀
脉经
李可疑难病经验
全部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