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卷七

    8.12 脉经
    翕翕发热,鼻鸣干呕,属桂枝汤证。 太阳病,发热汗出,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属桂枝汤...动气在上,不可下。下之则掌握热烦,身浮冷,热汗自泄,欲水自灌。 动气在下,不可下。下之则腹满
  • 179-188条

    化热,恶寒即自行解除。而热气外达,随即身热汗出而不恶寒。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是阳明病
  • 42-57条

    先其时发汗则愈,……枝汤:“先其时”指在发热汗出之证发作之前,此时先用桂枝汤发汗以
  • 麻黄

    指的是后者,即外感风邪所致的病证。症见发热汗出、恶风脉缓等。(4)伤寒:一指病名,一指病因。这里
  • 评热病论篇第三十三

    死,不见一生,虽愈必死也。 帝曰:有病身热汗出烦满,烦满不为汗解,此为何病? 岐伯曰:汗出
  • 82-95条

    不衰,正邪相争激烈,因此战振有力,随之发热汗出而解。亦有战而不汗,不能自解的,多是正气
  • 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

    干忤经络,筋脉不利所致。 二、太阳病(1),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名曰柔痉(2)。 〔讲解〕本条讨论了柔
  • 189-198条

    蒸达四肢,逼液外泄,而手足濈然汗出,其为热汗;本条为中阳虚弱,不能温摄津液,手足濈然汗
  • 231-237条

    却限定了麻、桂二方的使用范围。 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⑴;但头汗出,身无
  • 12-30条

    麻黄汤的发汗散寒作用相区别。“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显系太阳伤寒表实证,其证属寒邪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