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中医
首页
了解
课程
榜单
搜索
会员
ai辨证
博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七、痰饮、瘀血
1.5
中医药学概论
中如有梅核梗塞,咯吐不出,吞咽不下,并见
胸闷
太息等症状,是由痰气搏结而成。 3.常见的饮证
二、五脏之间的相互关系
1.5
中医药学概论
不足,则血行不畅,可导致肺失宣降,出现
胸闷
、气短、喘咳痰血的症状。 (二)心与脾 心主血,脾为
(四)问饮食
1.5
中医药学概论
形瘦、倦怠等症者,属脾胃虚弱;而食少伴有
胸闷
、腹胀、肢体困重、舌苔厚腻者,则多是脾湿不运
第三节 脏腑辨证
1.5
中医药学概论
咯痰量多,色白而粘,容易咯出,或见气喘
胸闷
,喉间痰鸣 白腻 弦滑 脾病辨证简表 证候分析...眩晕口苦,呕恶不食,烦躁不寐,惊悸不宁,
胸闷
太息 苔黄腻 弦滑 胃 胃寒证 饮食不节,多食生冷
(一)问寒热
1.5
中医药学概论
是热为湿邪阻遏,难以透达于外所致,多兼见
胸闷
呃恶,身重便溏,苔腻以及暑热伤气等。内伤潮热...或寒邪束闭,而阳热郁伏所致。前者多兼见
胸闷
不舒,烦躁易怒,口苦等肝郁火热之症;后者见于
(三)暑
1.5
中医药学概论
除暑的见症外,还可见四肢困倦,食欲不振,
胸闷
呕恶,大便溏泻,脉濡、苔腻等“湿"的症状。 2.常见的...赤等。 (2)中暑 轻者头晕恶心,心烦
胸闷
;重者可见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或见面垢喘渴...虚等症。 (3)暑湿证 身热,午后为甚,
胸闷
恶心,食欲不振,心烦口渴,大便溏,小便黄,脉濡
一、八纲辨证的基本内容
1.5
中医药学概论
相争 正邪相争,现一派有余之象 呼吸气粗,
胸闷
腹胀,疼痛拒按,大便不通,小便不利等 苔厚 实
(二)肺、大肠
1.5
中医药学概论
泽毛,若雾露之溉”。若肺失宣发,可出现
胸闷
喘咳、鼻塞、无汗等症。 肺主肃降,是指肺以清肃
(五)问二便
1.5
中医药学概论
恶寒,肛门灼热,小便短赤,口渴心烦,或呃𫫇
胸闷
者,为湿热痢;若下利白多赤少,清稀,腹痛隐隐
第二节 气血津液辨证
1.5
中医药学概论
积湿成痰、痰湿阻滞、升降失常 眩晕、头重、
胸脘痞闷
,泣泣欲呕,或呕吐痰涎 舌苔白腻 濡滑 痰...成痰痰浊下注,阻于宫胞 闭经,带下粘稠,
胸闷
腹满,头晕心悸泛恶多痰,婚后不孕 舌苔白腻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实用中医文献学
中医药学概论
中药诊断方剂口诀
口诀浅释
临证程序
黄帝内经讲解
伤寒论讲解
金匮要略讲解
温病条辨讲解
本草备要讲解
中医内科学
中医外科学
中医骨伤科学
中医眼科学
中医妇科学
中医儿科学
中医喉科学
针灸学-上
针灸学-中
针灸学-下
名医医案选读
中国历代医籍选介
方剂讲解
中西医结合临床成果
中医概念入门
了解光明
光明人物
黄帝内经素问
黄帝内经灵枢
难经
桂本伤寒论
脾胃论
辅行诀
脉经
李可疑难病经验
全部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