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中医
首页
了解
课程
榜单
搜索
会员
ai辨证
书籍
博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上一页
1
下一页
消渴小便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
14.9
金匮要略讲解
迟,乃营卫俱虚,一见于趺阳者为浮而数,乃
胃热炽盛
,二者之脉均见浮,但前者为气不足,其脉
219-230条
14.88
伤寒论讲解
气机不利有关。 (3)口不仁,……遗尿:
胃热炽盛
,浊气上蒸于口,故“口不仁”而不知五味;循
消渴
14.82
中医儿科学
气阴之候,可用白虎加人参汤。 2.中消(
胃热炽盛
): 证候:多食易饥,形体消瘦,大便秘结,舌苔黄燥...其用量宜大。 (四)临证权变 本病在中消
胃热炽盛
时多见并发疮疖、痈疽、可在相应治法方药
吐血
13.73
中医内科学
清热凉血 此法清泄胃热,凉血止血。
胃热炽盛
者,常用大黄一味煎汤或研末服,功能推陈致新
第六节 三焦辨证
13.48
中医药学概论
阳明(胃) 温热邪气 温热邪气入里,阳明
胃热炽盛
,里热蒸腾 高热恶热,大汗出,口渴饮冷,面
168-178条
13.48
伤寒论讲解
俱热:伤寒误治,表邪入里化热,阳明
胃热炽盛
,故曰“热结在里”。里热外蒸,弥漫周身,充斥
(三)脾、胃
11.03
中医药学概论
结等证归属于胃,治疗常用急下存阴法;对于
胃热炽盛
,胃阴亏损之证,多注意滋阴养胃,均是针对
癫狂
10.91
中医内科学
生化气血,心神失养,神无所主;或脾胃阴伤,
胃热炽盛
,则心肝之火上扰,神明逆乱;如此等等,均
上一页
1
下一页
实用中医文献学
中医药学概论
中药诊断方剂口诀
口诀浅释
临证程序
黄帝内经讲解
伤寒论讲解
金匮要略讲解
温病条辨讲解
本草备要讲解
中医内科学
中医外科学
中医骨伤科学
中医眼科学
中医妇科学
中医儿科学
中医喉科学
针灸学-上
针灸学-中
针灸学-下
名医医案选读
中国历代医籍选介
方剂讲解
中西医结合临床成果
中医概念入门
了解光明
光明人物
黄帝内经素问
黄帝内经灵枢
难经
桂本伤寒论
脾胃论
辅行诀
脉经
李可疑难病经验
全部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