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十二)胃气为本

    胃气成为临床判断疾病预后的重要方法。关于胃脉的形象,《三指禅》指出“缓即为有胃气”,李梴《医学...和缓,节律调匀的脉象为有胃气之脉。关于胃脉的形成与意义,张景岳说:“谷气即胃气,胃气即...解》中从动态与天人相应的观点,讨论了诊察胃脉的临床运用方法及价值。指出:“察之之法,如今
  • 单元7

    以有胃气者为昌,因人以胃气为本,故濡弱之胃脉而适宜于五脏六腑之脉,如何平脉知脏腑之
  • 卷二

    6.94 脉经
    刺手太阴经。治阴。 右手关上阳绝者,无胃脉也。苦吞酸,头痛,胃中有冷。刺足太阴经,治阴。在
  • 脾胃胜衰论

    者,谓从后来者为虚邪,心与小肠来乘脾胃也。脾胃脉中见浮大而弦,其病或烦躁闷乱,或四肢发热
  • (十六)脏腑病变的综述

    发。”(《医宗必读》) 太阴阳明为表里,脾胃脉也,生病而异者何也(1)?岐伯对曰:阴阳异位,更...从而在治疗上也有独到的见解。 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六腑之海,其气亦下行⑴,阳明逆,不得从
  • 卷六

    6.72 脉经
    在上脘,则抑而刺之;在下脘,则散而去。胃脉搏坚而长,其色赤,当病折髀。其软而散者,当...胃脘痛,鼻闻焦臭,妨于食,大便难。 诊得胃脉,病形何如? 曰:胃实则胀,虚则泄。病先发于胃,胀满
  • 卷三

    6.71 脉经
    足太阴(太阴,脾之脉也),与足阳明为表里(阳明胃脉)。其脉缓(缓,脾脉之大形也),其相夏三月(火王
  • (一)概论

    属”,管束。“络”,支别之脉贯通。冲脉与胃脉都能联属管束于带脉和督脉。带脉的作用是
  • 189-198条

    热上扰的证候,并与阳明中寒对比鉴别。 足阳明胃脉之支,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手太阴肺经
  • 《内经》仲景所说脾胃

    于左。 《太阴阳明论》云∶太阴阳明为表里,脾胃脉也,生病而异者何也?岐伯曰∶阴阳异位,更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