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中医
首页
了解
课程
榜单
搜索
会员
ai辨证
博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五)温法
11.39
中医药学概论
下利清谷,腹痛,神疲欲寐,口不渴或口渴,
脉沉微
细。代表方剂为四逆汤、参附汤。 温经散寒:主要...利,或肢体浮肿,面色㿠白,肢冷畏寒,舌淡,
脉沉微
细。代表方剂为真武汤、实脾饮。 3.温法的注意事项
温里回阳剂
11.22
口诀浅释
中附草姜,四肢厥冷急煎尝, 腹痛吐利
脉沉微
,救逆回阳赖此方。 人参加入四逆内,益气固
卷七
10.8
脉经
不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而无表证,其
脉沉微
,身无大热,属干姜附子汤。伤寒吐、下、发汗后
昏厥
10.42
中医内科学
仆,面色苍白,呼吸微弱,汗出肢冷,舌质淡,
脉沉微
。 治法:补气回阳。 方例:四味回阳饮。 2.血厥 (1)实证
感冒
10.24
中医内科学
此外还有体虚者,肾阳虚衰、邪伏于里,证见
脉沉微
,恶寒踡卧者,适用制附片,生地以温经托邪
(一)汗法
10.22
中医药学概论
不温,头痛无汗,周身疲乏无力,似睡不睡,
脉沉微
细。代表方剂为麻黄附子细辛汤。 3.应用汗法
(七)补法
10.07
中医药学概论
阳萎滑精或小便频数,舌淡苔白,脉沉细或
脉沉微
。代表方剂为肾气丸、右归饮。 3.补法的注意事项
326-380条
10.05
伤寒论讲解
来复,病由阴转阳,故曰“为欲愈”。若其
脉沉微
不起,则表明阴寒之邪未退,阳气尚未恢复...特点。而寒厥则多伴有下利清谷,恶寒身踡,
脉沉微
,但欲寐,舌质淡等阴寒征象。辨证明确,立法
胸痹
9.89
中医内科学
阳欲脱而见面色唇甲青紫、大汗出、四肢厥冷,
脉沉微
欲绝之症者,则急当回阳救逆固脱,宜参附汤
58-70条
9.79
伤寒论讲解
不得眠,夜而安静⑴。不呕,不渴,无表证,
脉沉微
,身无大热⑵者,干姜附子汤⑶主之。[61] 干姜一两...病,可见“昼日烦躁”之证,与三阳病无关。“
脉沉微
”,沉主里病,微主阳衰,则烦躁一证,确为阳虚阴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实用中医文献学
中医药学概论
中药诊断方剂口诀
口诀浅释
临证程序
黄帝内经讲解
伤寒论讲解
金匮要略讲解
温病条辨讲解
本草备要讲解
中医内科学
中医外科学
中医骨伤科学
中医眼科学
中医妇科学
中医儿科学
中医喉科学
针灸学-上
针灸学-中
针灸学-下
名医医案选读
中国历代医籍选介
方剂讲解
中西医结合临床成果
中医概念入门
了解光明
光明人物
黄帝内经素问
黄帝内经灵枢
难经
桂本伤寒论
脾胃论
辅行诀
脉经
李可疑难病经验
全部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