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十五)按胸腹

    气结合而成,聚于胸之膻中。虚里从胃贯膈络肺,是宗气输布的主要通道,所以可以通过诊察虚里穴处,其搏动的情况,测候宗气的盛衰和病变。如张志聪说:“宗气者,胃府水谷之所资生,积于胸中,为脏府经脉...而有力的脉象,“主实”,是心下有癥瘕积块,宗气郁滞,络脉瘀阻的反映。 (5)虚里脉搏动停止不至,是宗气亏竭的表现。而宗气赖脾胃后天水谷精气化生,宗气亏竭又是胃气生化之源内绝的结果,所以主...部位。《内经》十分重视诊察胸腹,对胸部虚里的触诊尤为重视。《内经》认为虚里为胃之大络,诸脉所宗,故诊察虚里可以了解宗气的盛衰,并间接地推测疾病的预后。一般地说
  • (六)宗气的生成和功用

    在上焦和吸入的自然之气相结合而形成为宗气宗气汇聚于胸部膻中,所以膻中又称为气海。 (3)宗气聚集于胸中、发挥维持肺的呼吸功能的作用...素问•平人气象论》所说,“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盛喘数绝者,其病在中……绝不至,曰死。乳之下...吸短呼长、喘促难卧、喉中痰鸣、心慌无主、虚里动衣;危者,宗气外泄,心神失附、心慌烦躁、神识恍惚、呼吸浅短
  • 第五节 按诊

    及胃肠道的疾病。胸骨突起,多为鸡胸。胸部虚里(左乳下第四、五肋处)按诊可测知心与宗气的改变。《柳州医话》:“凡治小儿不论诸证,宜先揣...虚里穴”,若跳动甚者,不可攻伐,以其先天不足也。”故虚里可触心脏之气。按之应手,动而柔和,为宗气积于胸中,属正常现象。若动而微弱,触之不甚...为宗气内虚,如动而太过,甚至可以引动衣服,为宗气外泄,心病较重。 正常小儿腹部柔软,不胀、不满
  • 一、气

    平人气象论》说:“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盛喘数绝者,则病在中;结而横,有积矣;绝不...曰死。乳之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其意思说:虚里微动,是胃气之常象;虚里大动应衣,是中虚之危候。说明宗气与心之搏动有关,具有贯心脉行血的作用,故...上常可在“虚里”处,来测知宗气的盛衰。 3.营气 营气,是与血共行于脉中之气。营
  • 3.4、人体天气

    讲解-藏象-宗气的生成和功用》 上焦为宗气所聚之处,宗气能推动营气运行全身,白天与营气偕行二十五...肺经。 《黄帝内经讲解-三焦的部位与功用》 宗气与营气一样可以灌注到血脉之中。 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 宗气在上积聚于胸中气海,贯注于心脉,行于呼吸...道:故宗气既行于脉内,又布于脉外。《灵枢•刺节真邪》说:“宗气留于海,其下者注于气街,其上者走于息道。”宗气在下汇集于丹田,经足阳明气街,下行于足,可见
  • 心悸

    补心镇心之品,证情复增。吴曰:此心跳,乃虚里之动也。经曰,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凡患肾劳怯者,多见此证。肾属水而肺主...气为水母,肾虚不纳,故宗气上泄,而肾水愈竭于下。欲纳气归元,惟补阴配...见心动应衣,显见为血不养心,气无所附,而“宗气泄”,故用熟地、山药、女贞、山萸、枸杞、峻补精血,补
  • 望诊

    脉要精微论》) 25.胃之大络,名曰虚里。动左乳下,有过不及。 其动应衣,宗气外泄。促结积聚,不至则死。 宗气 也称大气,积于胸中,也就是维持生命的元气...的搏动,正常情况下是动不应衣的,因以候宗气的强弱。若动之微而不见,则为不及,主宗气内虚。若动之应衣而甚,则为太过,主宗气外泄。若三、四至一止(结),或五、六至一止(促),则主...积聚。若绝不至者,则主死。因为虚里内面正是心脏,故探索虚里的搏动情况,审诊疾病的变化,前人颇为重视
  • 四诊心法要诀

    有关阴阳脉络的诊断方法, 胃之大络,名曰虚里,动在乳下,有过不及。其动应衣①,宗气②外泄,促结积聚③,不至则死。 注: ①其动应衣:这里是...虚里搏动太大,甚则衣外可见。 ②宗气:也称大气,积于胸中,也即维持生命的根本元气...促结积聚:虚里跳动三、四次停一下,或五、六次停一下,则为促
  • 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

    下于肾,肾藏骨髓之气也。 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鬲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 盛喘数绝者,则在病中,结而横有积矣。绝不...曰死,乳之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 欲知寸口太过与不及,寸口之脉中手短
  • (四)肺为各脏之长

    气由肺吸入,水谷精气经脾上归于肺,合而为宗气,积于胸中气海。上出喉咙以司呼吸,贯心脉而...肺主肃降的功能正常,全身脏腑器官才能得到宗气、血、津液等不同形式的水谷精微的濡养,以维持...其他脏腑之上,所以能发挥其宣发作用,布散宗气、血液、津液于全身。其次始能通过肃降作用,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