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二厥利呕哕附

    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二利呕哕附 〔自学时数〕12学时 〔面授时数〕4学时 〔目的...证治。 5.掌握厥阴的含义与病机,以及寒、热厥、血虚寒、痰饮阻遏胸阳致、水饮阻遏胃阳致、蛔厥、脏的证治。 6.了解厥阴病的热进退与预后的判断方法。 7.结合阳明病篇与少阴
  • 厥证

    关为心包经络穴,可醒神宁心,二穴相配有苏开窍的作用。 气配太冲疏肝理气,调理气机;血配行间以降肝火,配涌泉导血下行;热厥配十二...逆,意识朦胧,苔薄白,脉沉细。 治则 回阳救逆。取督任经穴为主。 处方 主穴:百会 气海 配穴:气配足三里,血配关元,寒配神阙。 方义 百会为督脉经穴,气海为任脉经穴...固脱,二穴相配,可达回阳救逆之目的。 气配足三里益气升阳,血配关元益阴固脱;寒灸神阙温阳散寒。下利加天枢以调肠道气机而
  • (二)证候

    阴气独在,故手足为之寒也(3)。 《素问•论》 [讲解] 本文论述形成寒的病因病机。 (1)“失”,丢失、不足。张志聪注:“寒因失其所藏之阳,故曰失。”黄帝问道:寒是因为什么不足而形成的。岐伯联系脏象经络...预后不良。 [临证意义] 《内经》有关“”的论述甚多,不仅有《素问•论》、《素问•气论》和《灵枢•病》等专篇,而且在其它篇章之中亦多有论及,涉及...寒、热厥、煎、薄、大、尸等证。 《内经》所论“”之含义,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一指突然昏厥,不省人事
  • 昏厥

    饥饿受寒等诱因;血虚证,则与失血有关,多继发于大出血之后;气、血实证,病人形体壮实,发病多与精神刺激相关;痰厥...灵枢•五乱》:“乱于臂胫,则为四;乱于头,则为逆,头重眩仆。” 《石室秘录•厥证》:“人有忽然发,口不能言,眼闭手撒,喉中作酣声,痰气甚盛,有一日...而昏眩无知,仆倒于地也。” 《景岳全书•逆》:“气之证有二,以气虚气实皆能也。气虚卒倒者,必其形气索然,色清白,身微冷,脉微弱
  • 厥论篇第四十五

    论篇第四十五 黄帝问曰:之寒热者,何也? 岐伯对曰:阳气衰于下,则为寒,阴气衰于下,则为热厥。 帝曰:热厥之为热也,必起...之;虚则补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太阴逆,(骨行)急挛,心痛引腹,治主病者。 少阴逆,虚满呕变,下泄清,治主病者。 厥阴逆,挛腰痛虚满,前闭谵言,治主病者。 三阴俱逆,不得...发肠痈不可治,惊者死。 阳明逆,喘咳身热,善惊、衄、呕血。 手太阴逆,虚满而咳,善呕沫,治主病者。 手心主少阴逆,心痛引喉,身热死,不可治。 手太阳逆,耳聋泣出,项不可以顾,腰不可以俛仰。治主病者
  • 概说

    概说 阴病,是伤寒六经病证的最后阶段。“”有极尽的意思,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厥阴何...厥阴病又有阴阳胜复的特点,论中则以手足冷与发热的日数多寡作为判断阴阳盛衰的依...以手足冷和下利为主要见证;也有阴寒退却,而阳复太
  • 326-380条

    特点。阳气胜则发热,阴寒胜则逆下利。阴寒之证先有、利,若阳气来复而阴寒之邪退却,则发热,回,利必自止。如果在利止之后,又出现四肢逆,是阴气复盛,必将再次出现下利,故曰“见复利”。发热则回利止,发则利作热息。本条即以热、、利的进退变化,说明寒热胜复,阴阳消长的病机...四末,此即阴阳气不相顺接,这便形成了厥证。 (2)者,……是也:“”的含义,就是手足逆冷,这里所说的“”和《内经》所说的”的含义不同。《内经》中之"”,多指卒然昏倒,不省人事一类的病证,如尸、煎、薄等;本论则专指“手足逆冷”而言。 伤寒,脉微而厥,至...仲景为什么以寒热错杂证作为厥阴病的提纲? 2.“”的含义是什么?其基本病机为何?试述寒,热厥、蛔厥,脏,血虚寒,水阻胃阳致,痰阻胸阳致的因、机、证、治。 3.乌梅丸、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与麻黄
  • (一)概论

    发为厥证。张景岳说:“在下为本,本虚则,元阳下衰也。”这里有手足逆冷之义。《伤寒论》少阴虚寒之逆证即属此类。 清浊相干,气乱于臂胫,则为四;乱于头则为逆,头重眩仆。 《灵枢•五乱》 [讲解] 本文论述营卫气血...逆乱,即为清浊相干。“气乱于臂胫,则为四”,臂指上肢;胫指下肢;“四”,即四肢冷。若这种逆乱发生在手足四肢,则阳气不能温煦...四肢,即可见四肢冷。“乱于头则逆,头重眩仆”。“眩仆”,指眩晕仆倒的病证。营卫逆乱
  • (二)证候

    芳香开窍,佐以活血化瘀。 手心主少阴逆,心痛引喉,身热,死不可治。 《素问•论》 〔讲解〕 本文论述手心主少阴逆所致的真心痛。 “手心主少阴”,指手厥阴心包络...病》 〔讲解〕 本文论述肝气厥逆犯心的心痛证。 “心痛”,五脏逆气,上干于心所致的心痛证,称为心痛。“肝心痛”,即肝气厥逆,上犯于心所致的心痛...药物以温运脾阳。张志聪注:“此足太阴之气而为心痛。故当取本经以疏逆气。” 心痛,腹胀胸满,心尤痛甚,胃心痛也。 《灵枢•病》 〔讲解〕 本文论述胃气逆犯心所致的心痛证。 足阳明胃经之脉,下膈属
  •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病,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愈。 诸四逆者,不可下之,虚家亦然。 伤寒先,后发热而利者,必自止;见,复利。 伤寒始发热六日,反九日而利;凡利者,当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为除中;食以素饼...者,其喉不痹。 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者,必发热。前热者,后必深者,热亦深;微者,热亦微;应下之,而反发汗者,必口伤烂赤。 伤寒病,五日,热亦五日,设六日当复,不者自愈;终不过五日,以热五日,知自愈。 凡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者,手足逆冷是也。 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也。 伤寒五六日,不结胸,腹濡,脉虚,复者,不可下也,此为亡血,下之则死。 伤寒,发热而,七日,下利者,为难治。 伤寒,脉促,手足逆,不可灸之。 伤寒,脉滑而者,里有热也,白虎汤主之。 白虎汤方 知母六两 石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