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中医
首页
了解
课程
榜单
搜索
会员
ai辨证
书籍
博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
23.19
金匮要略讲解
奔豚气
病脉证治第八 〔自学时数〕1学时 〔面授时数〕1学时 〔目的要求〕 1.熟悉
奔豚气
病的成因、证候特征和方治。 2.了解外感误治...即发为本病。 〔临证意义〕 1)引起
奔豚气
病的情志因素除了惊恐以外,忧思也可以...为小腹积块时发气逆上冲之病,与本篇所论
奔豚气
病也不相同。 二、
奔豚气
上冲胸(1),腹痛(2),往来寒热(3),奔豚汤主之(4)。 奔豚汤
奔豚气
22.84
中医内科学
奔豚气
豚即小猪,因病气冲上如豚之奔状,故名
奔豚气
。
奔豚气
,是指病人自觉有气从少腹直冲胸咽,发作...终至痛止块消如常人。按主诉之症状,病属
奔豚气
,《金匮》谓之“惊发”,"惊发”者,惊恐刺激之谓。患者...每日一剂。 30日二诊:共服上方十四剂,
奔豚气
大为减轻,腹中做响,仍有一次呕吐,依原方
五十年奔豚兼脑鸣
21.0
李可疑难病经验
50 年无一日间断。上述见证,符合《金匮》
奔豚气
的描述。本证分寒热二型,寒为本,热为标,寒证...为月经不调,不孕、流产、气急、腹内绞痛,
奔豚气
; 带脉——约束诸经,病变为下肢痿软,腰腿痛、腹
石门
18.95
针灸学-上
还可调经止带。《甲乙》:治脐下疝绕脐痛,
奔豚气
上。《大成》:治小便不利,泄利不禁,小腹绞痛,奔豚
温氏奔豚汤治验录
18.75
李可疑难病经验
服,偷渡上焦。 原方主治:肝脾肾三阴寒证;
奔豚气
;寒霍乱,脘腹绞痛;气上冲逆,上吐下泻,四肢...毫升,日三夜一服。 患者服药 3 剂后,
奔豚气
未发,10 余年之心悸亦止,请西医听诊,纤...27 日,患者又来门诊,面有喜色,知药后
奔豚气
未再萌发,脉亦大见和缓,已无雀啄之象。舌
110-119条
18.16
伤寒论讲解
桂枝汤,今加桂满五两。所以加桂者,以能泄
奔豚气
也。 〔讲解〕本条论述烧针取汗,引发奔豚的证...阴气得以上犯之证。虽气从内踝上冲,也当属
奔豚气
。治用助心阳,伐阴降冲之法,药用桂枝15
58-70条
17.97
伤寒论讲解
稍顷,气下则诸证随之消失。正如《金匮要略•
奔豚气
病脉证治》所说:“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
冲门
16.17
针灸学-上
功能〕理下焦,调血脉。 〔主治〕腹痛,
奔豚气
,疝气,小便不利,带下,胎产诸疾。 〔刺灸〕避开动脉
金匮要略心典
15.86
中国历代医籍选介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七篇。卷中,载“
奔豚气
病脉证治”至“水气病脉证并治”七篇。卷下,载
涌泉
15.38
针灸学-上
溪开窍定痫治五痫;配太冲、公孙平降逆冲治
奔豚气
。《素问•刺禁论》:刺足少阴脉,重虚出血,为舌难以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实用中医文献学
中医药学概论
中药诊断方剂口诀
口诀浅释
临证程序
黄帝内经讲解
伤寒论讲解
金匮要略讲解
温病条辨讲解
本草备要讲解
中医内科学
中医外科学
中医骨伤科学
中医眼科学
中医妇科学
中医儿科学
中医喉科学
针灸学-上
针灸学-中
针灸学-下
名医医案选读
中国历代医籍选介
方剂讲解
中西医结合临床成果
中医概念入门
了解光明
光明人物
黄帝内经素问
黄帝内经灵枢
难经
桂本伤寒论
脾胃论
辅行诀
脉经
李可疑难病经验
全部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