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中医
了解
(current)
作业
(current)
榜单
(current)
搜索
(current)
搜索
医桥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一、疼痛
8.7
中医骨伤科学
疼痛
的情况等,可以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之一。 (一)
疼痛
机理
疼痛
是机体受到强烈刺激(包括物理的、化学的及其...障碍,遇冷则僵凝。 6.宿伤痛:伤后留有
疼痛
,或伤后继发
疼痛
,其
疼痛
性质多为麻木样或刺痛,痛处不移,局部不肿...触按时其
疼痛
部位多为一片,随肿胀消退而
疼痛
消失。若为骨骼受伤,触按时其
疼痛
常呈一点或线状,随肿胀消退而
疼痛
可减轻,但不会消失,直至骨伤基本愈合,
疼痛
才消除。另外,骨折所致肿胀与
疼痛
,比脱位所致更为严重;软组织损伤时肿胀与
八、足跟痛
8.43
中医骨伤科学
跟骨刺,使症状加重,变为持续性
疼痛
。 〔诊断〕 表现为足跟
疼痛
,不敢走路,尤其在路面不平
疼痛
更甚。初期,每于晨起踏地时痛重,稍活动后则...过多痛又加重,休息则痛减,休息后再走则
疼痛
增剧。检查可发现足跟着力部软组织坚韧肥厚...鞋垫,鞋垫后跟挖一洞,此洞与足跟
疼痛
部位对应,使行走时足跟
疼痛
处不受压。 3.药物治疗:药物以外用为主。选用威灵仙
产后身痛
8.33
中医妇科学
血虚;遍身
疼痛
,或下腹
疼痛
,拒按或按之痛甚,恶露量少,色黯,面唇紫黯,苔...络之效。 2.血瘀: 证候:产后遍身
疼痛
或腹痛,按之痛甚,或拒按,或
疼痛
处经脉青紫,恶露量少,或不下,舌质紫黯,或有...没药、牛膝。 3.风寒: 证候:周身关节
疼痛
,痠楚,或痛无定处,走窜不定,或
疼痛
剧烈,尤如锥刺,或肢体肿胀,畏寒喜热,麻木重
面痛
8.32
针灸学-下
疼痛
部位以面颊上下颌部为多,额部较少见。
疼痛
常有一起点,可因吹风、洗脸、说话、吃饭等刺激...患者极难忍受,常用手紧按或搓揉患部来减轻
疼痛
。每次
疼痛
时间很短,数秒钟至数分钟后自行缓解,但连续...刻点,麻及右侧面部。于次日复诊,自诉
疼痛
减轻,吃饭虽痛,但能忍受。针刺10次,
疼痛
全止。(摘自《现代针灸医案选》)。 〔文献摘录〕 颞颥痛
(二)证候
8.25
黄帝内经讲解
不通,则项肩背等处不得气血的濡养,而发生
疼痛
。 肺病者,喘咳逆气,肩背痛,汗出。 《素问•藏气法时...临证意义〕 肩背痛,是指肩臂,背部
疼痛
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病证。 《内经》认为,引起肩背疼痛...在肩背,故心肺虚衰,脏气不荣,肩背失养则
疼痛
,弯曲。另有因脏气逆乱而致肩背痛者,如膀胱经
六、腰椎间盘突出症
8.22
中医骨伤科学
行走困难,下肢麻木,但卧床或屈曲患侧下肢
疼痛
减轻。压痛点在4、5腰椎间隙或腰5骶1间隙。按压时...局部
疼痛
外,
疼痛
还沿坐骨神经走行方向放射。肌肉无力。如腰...症状。麻木无痛者,是神经破坏的表现;麻木
疼痛
并存者,是神经根受压表现。腿疼影响活动时
肩背痛
8.22
中医内科学
肩背痛 肩背痛,指肩关节连及肩胛
疼痛
而言。凡以肩关节
疼痛
为主要病证,且连及其周围的肌肉筋脉,一般...不过肩胛,下不及臂者为肩背痛。病久
疼痛
较重者,可影响上臂活动,举臂时
疼痛
增剧,甚或臂不能举,不能外展内旋。临床须注意...湿痰留著: 证候:初起自觉肩背不适,迅即
疼痛
,渐次
疼痛
增剧,活动时
疼痛
更甚,安静时痛而闷胀痠重,甚则木重不仁。常
(二)寒
8.19
中医药学概论
原因之一。如外伤于寒,使营卫凝涩,则周身
疼痛
;寒邪直中肠胃,则脘腹
疼痛
等等。 (3)寒性收引 收引,即收缩牵引的意思。如寒...无汗,鼻塞咳嗽,甚至喘息,头痛身痛,肢节
疼痛
。 (2)寒痹(痛痹)证 关节剧烈
疼痛
,屈伸不利,得热则减,遇冷加重。 (3)寒伤脾胃 肠鸣...脘腹
疼痛
,呕吐食少等
四、腱鞘炎
8.19
中医骨伤科学
有小硬结突起,拇指伸直和外展会加剧局部
疼痛
。如将指内收,并指倾向尺侧亦会加剧
疼痛
。重者,拇指固定于半屈曲位,而不能自动屈伸...第一次活动时
疼痛
严重,再继续活动则痛轻。 2.拇屈腱鞘炎:在第一...的拇指屈不能伸,若勉强伸直,要经过弹响和
疼痛
,若在伸直位屈伸时亦有弹响和
疼痛
。 3.指屈腱鞘炎:如发于第四掌指关节的掌侧,压痛
(三)问疼痛
8.18
中医药学概论
三)问
疼痛
疼痛
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多种病证均可出现
疼痛
。由于产生
疼痛
的病因、病机不同,因而
疼痛
的性质、发作的时间、持续的时间,以及
疼痛
部位等均有差别。无论是外感、内伤,跌打堕仆...部位总是与一定的脏腑经络相联系,所以分辨
疼痛
的部位,对于了解病变所在的脏腑经络就有...胃脘痛 胃脘痛是上腹部至心窝部
疼痛
,也称胃痛。胃脘痛,前人所称心腹痛、心痛、心下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中医药学概论
本草备要讲解
方剂讲解
中药诊断方剂口诀
口诀浅释
黄帝内经讲解
伤寒论讲解
金匮要略讲解
温病条辨讲解
中医内科学
中医外科学
中医骨伤科学
中医眼科学
中医妇科学
中医儿科学
中医喉科学
针灸学-上
针灸学-中
针灸学-下
临证程序
名医医案选读
中国历代医籍选介
实用中医文献学
中西医结合临床成果
中医概念入门
了解光明
光明人物
黄帝内经素问
黄帝内经灵枢
难经
桂本伤寒论
脾胃论
辅行诀
脉经
李可疑难病经验
全部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