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痿证
7.28 中医内科学痿弱无力,失于自行活动及行走为主证的病证。本病又分为脉痿,筋痿,肉痿,骨痿,皮痿,概而言之为“五痿”。而临证常见则以下肢痿弱无力者为多,故又称之谓“痿躄”。本病当与痹证、痱证等病相区别。 〔病因病机〕 本病...四肢不能举动。多责之于脾弱和湿热。骨痿多见腰脊不能伸举,下肢痿弱。多责之于肾虚。筋痿多见筋纵拘挛渐至痿弱不用。多责之于肝热。皮痿多见皮毛枯萎或呛咳气逆等证,多责之于肺热...之浅深,审虚实之缓急,以施治疗,庶得治痿之全矣"。 《临证指南医案•痿》邹滋九按:“经云: 肺热叶焦,则生痿躄,又云治痿独取阳明,以及脉痿、筋痿、肉痿、骨痿之论,内经于痿证一门,可谓详审精密矣。奈后贤 -
八、足少阳胆经别络——光明
7.01 针灸学-上踝五寸,别走厥阴,下络足跗。实则厥,虚刚痿躄(2),坐不能起。取之所别也”(图156)。 〔注解〕(1)光明:胆...之络穴,位于外踝上5寸,腓骨前缘。 (2)痿躄:痿,是痿软无力,躄,是足不能动。痿躄,就是下肢痿软无力,足不能行走。 〔语译〕足少阳胆经的别行络脉 -
痿证 附:多发性神经炎
6.84 针灸学-下痿证 附:多发性神经炎 痿证,是指肢体萎弱无力,肌肉萎缩,甚至运动功能丧失而成瘫痪之类病证...其多见于下肢,故又称“痿躄”。 本证多见于多发性神经炎,小儿麻痹后遗症...以清热化湿,调理肺胃,补养肝肾为主。“治痿独取阳明,”取手、足阳明经为主,兼取手、足太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