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中医
首页
了解
课程
榜单
搜索
会员
ai辨证
博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二)证候
9.91
黄帝内经讲解
灼热、发热、口渴、心烦、脉数、苔黄等症。
肺痹
者,烦满喘而呕。 《素问•痹论》 [讲解] 本文论述
肺痹
的症状。 “满”,通懑。“烦满”,烦闷不舒的意思。肺主气
痹论篇第四十三
9.61
黄帝内经素问
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 凡痹之客五脏者,
肺痹
者,烦满喘而呕。 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
四时刺逆从论篇第六十四
9.59
黄帝内经素问
则病少腹积气。 少阴有余皮痹隐轸;不足病
肺痹
;滑则病肺风疝;涩则病积溲血。 太阴有余,病肉
五藏生成篇第十
9.46
黄帝内经素问
上虚下实,惊,有积气在胸中,喘而虚。名曰
肺痹
。寒热,得之醉而使内也。 青脉之至也。长而左右
(一)概论
9.35
黄帝内经讲解
痹;皮痹不已,又复感邪气,内传于肺,形成
肺痹
。 帝曰:其客于六府者,何也?岐伯曰:此亦其食饮
玉机真藏论篇第十九
8.27
黄帝内经素问
熨及火灸刺而去之。弗治,病入舍于肺,名曰
肺痹
,发咳上气弗治,肺即传而行之肝,病名曰肝痹
卷六
8.06
脉经
上虚下实,惊,有积气在胸中,喘而虚,名曰
肺痹
。寒热,得之因醉而使内也。 肺中风者,口燥而喘
湿温(1) 寒湿(2)
7.81
温病条辨讲解
上焦清阳膹郁,亦能致哕,治法故以轻宣
肺痹
为主。 宣痹汤(苦辛通祛) 枇杷叶二钱 郁金一钱...上焦清阳膹郁,亦能致哕,治法故以轻宣
肺痹
为主”。宣痹汤为宣肺祛痰清热利湿剂,所以可
邪气藏府病形第四
7.7
黄帝内经灵枢
头以下汗出不可止。大甚,为胫肿;微大,为
肺痹
,引胸背,起恶见日光。小甚,为泄;微小,为消痹。滑
呃逆
7.53
中医儿科学
小便黄少,舌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宣
肺痹
,清热渗湿。 方例:宣痹汤。 呃逆甚者,加旋复花、代赭石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实用中医文献学
中医药学概论
中药诊断方剂口诀
口诀浅释
临证程序
黄帝内经讲解
伤寒论讲解
金匮要略讲解
温病条辨讲解
本草备要讲解
中医内科学
中医外科学
中医骨伤科学
中医眼科学
中医妇科学
中医儿科学
中医喉科学
针灸学-上
针灸学-中
针灸学-下
名医医案选读
中国历代医籍选介
方剂讲解
中西医结合临床成果
中医概念入门
了解光明
光明人物
黄帝内经素问
黄帝内经灵枢
难经
桂本伤寒论
脾胃论
辅行诀
脉经
李可疑难病经验
全部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