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第三节 问诊

    在临证中的地位,他把问诊内容概括为“十”,并指出:“十者,乃诊治之要领,临证之首务也。明此十则六变具存而万病形情俱在吾目中矣”(《景岳全书...传忠录》)。明•李中梓则指明应“先后诊"(《诊家正眼•先问明然后诊脉》),清•陈修园强调...证是医家第一要事”(《医学实在易•证》)。因此,任何只重脉诊,以脉定病的做法都是片面
  • (八)问诊

    顺之奈何(1)?岐伯曰:入国问俗,入家讳,上堂礼,临病人所便(2)。黄帝曰:便病人奈何?岐伯曰:夫中热消瘅则...岂徒见痰治痰,见血治血而已哉!” 关于现在症状的范围,张景岳有“十篇”说:“一寒热二汗,三头身四便,五饮食六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因脉色察阴阳,十从气味...不问何以相体裁方也?所以‘入国问俗,入家讳,上堂礼,临病人所便’。便者,其居处动静阴阳寒热性情之宜。如其为病热,则便于用寒;其为病寒,则便于用热之类,所谓顺而施之也。人
  • 二、问诊

    二、诊 问诊在骨伤科诊断上有特殊的意义,一定...的,根据时间变化去分析证候,易于正确诊断。 3.临床症状及变化:头部、胸部损伤者,应伤时是否出现过昏厥,昏厥时间长短,以及醒后...或不能言语者,应请陪人代诉。 附:骨伤症病歌: 一因,二痛,三时日四胸,五饮食六便,七寒热及烦情,八头晕九吐,十气衰小儿惊,临症再察十不治,并加切脉察吉凶
  • 第一节 问诊

    较多,为避免遗漏病情,根据张景岳的“十歌”,结合眼科的具体情况,特编组“眼科十歌”如下,临床问诊时可据此依次进行。 一视觉二痒痛,三脐泪四羞明。 五头六身七食味,八二便九眠梦。 十因史兼旧疾,小儿痘疹妇胎经。 阴阳表里详细辨...视定若动,视物易色,或不辨颜色等。 再有无妄见,如眼前有无阴影,颜色如何,是点状、片状...止,或是过用目力后目痛。 目痛的性质,应是刺痛、胀痛、灼痛、涩痛、隐痛、碜痛、剧痛。是隐隐胀痛
  • 问诊

    没有涉及,临证时必须注意参详。 附1:十歌(摘自《景岳全书·十篇》) 一寒热二汗,三头身四便。 五饮食六胸,七聋八渴俱当辨。 九旧病十因,更兼服药参机变。 妇人尤必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 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内容和注意事项概括于内。张景岳说:这个十是诊治的要领,临证之首务。寒热须内外之寒热,汗以诊察表里,头身以诊察上下。二便为一身之门户,不可不察...饮食以查胃口之清浊、脏腑之阴阳。胸,因为胸上连心肺、下通脏腑。旧病和发病原因对诊断和治疗有很大帮助。服药的情况可供借鉴。妇女的经、带、胎、产以及儿科
  • (一)《内经》成书的年代

    那么,《内经》究竟是什么时代的作品?这个题,历史上和现在都有过不同的说法,根据多数
  • (八)问小儿

    八)小儿 小儿病情比较困难。有的本人叙述不清,有的不能...自述,所以主要依靠询问亲属。 小儿病,除一般问诊的有关内容外,还要询问出生
  • (二)《内经》的书名与变革

    这部书,是学医的人必须遵循的理论原则。 《素》之名,最早见于《伤寒论》序,为什么叫做《素问...之始也。气形质具,而疴瘵由是萌生,故黄帝此,太素质之始也,《素问》之名义或由此。”意思是说
  • 《黄帝内经》简介

    名《素问》之义,全元起有说云:“素者本也,者黄帝岐伯也。方陈性情之源,五行之本,故曰《素问》。’元起...知其病,命曰明;按其脉,知其病,命曰神;其病,知其处,命曰工。”《黄帝内经》论诊法者甚多,谨...移精变气论》说:“闭户塞牖,系之病者,数其情,以从其意”。又如《素问·疏五过论》:“凡欲诊病者
  • 《黄帝内经》简介

    之类。所以称“内经”,并不是像吴昆《素注》、王九达《内经合类》所称“五内阴阳之谓内...名《素问》之义,全元起有说云:“素者本也,者黄帝岐伯也。方陈性情之源,五行之本,故曰《素问》。’元起...移精变气论》说:“闭户塞牖,系之病者,数其情,以从其意”。又如《素问·疏五过论》:“凡欲诊病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