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胆俞

    功能〕清肝利疸,理气清热。 〔主治〕黄疸口苦,胸肋痛,饮食不下。 〔刺灸〕斜刺0.5〜0.8寸。宜灸。 〔讲述〕出《素问...论》。穴近胆府,为胆府经气转输之处,主治口苦,黄疸,胁痛之疾,有疏肝利疸之效,因名。《素问•奇...口苦舌干,咽中食,食不下,目黄,胸胁不能转侧。临床常配肝俞、至阳、足三里、太冲治黄疸;配太冲、阳陵泉
  • 头窍阴

    通关开窍。 〔主治〕头项痛,眩晕,胸胁痛,口苦,耳聋,耳痛。 〔刺灸〕平刺0.5~0.8寸。可灸。 〔讲述〕见于《甲乙》。别称
  • 香橼

    腹胀痛,可配木香、香附、吴茱萸; 若兼见口苦吞酸呕吐者,可再佐以黄述连以苦降泄热。用于
  • 第二节清热燥湿药

    故常用于湿热内蕴或湿邪化热之证,如烦热口苦,胸痞泄泻,痢疾黄疸,湿疹,痈肿疮毒等证。 本类
  • 二、中药口诀

    气、和解退热。适用于肝经火热引起的头痛、口苦、胁痛;肝气郁结的头晕、胁胀和月经不调;伤寒...用于肝火上升引起的眼睛红肿作痛、胁痛、口苦和下焦湿热,阴部湿痒肿痛,以及肝经热盛生...并能行肝气、泻肺气,用治肝郁气滞的胁痛、口苦、黄疸,以及肺气不降的胸满胸痛等症。 沉香降气
  • 奇病论篇第四十七

    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 帝曰:有病口苦,取阳陵泉。口苦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 岐伯曰:病名曰胆瘅。夫
  • (二)本经证候

    出汗,怕冷,疟疾(全身性经病)。 腑证:口苦,叹气,面色灰暗,皮肤干燥,(本腑病)。正如经文所述...是动则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甚则面微有尘,体无
  • 平胃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使用本方应注意舌苔变化,若舌苔腻而黄,口苦咽干,但又不甚渴,是为湿热俱盛之证,宜配合
  • 春温

    不恶寒,热邪郁入少阳胆经,津液受伤,而见口苦咽干,口渴心烦,尿短赤,舌质红等症。 (三)热入阳明...热在少阳经: 证候:发热不恶寒,口苦咽干,口渴心烦,小便短赤,或胸胁不舒,舌红苔黄
  • 妊娠恶阻

    苦水,胸满胁痛,嗳气叹息,头胀目眩,烦渴口苦,舌淡红苔微黄,脉弦滑。 治法:抑肝和胃,降逆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