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主页

User profile picture

wqli78

老师

user image 什么是常法?什么是变法?常法包括哪些内容 《中医内科学》- 2年前

常法为常用的治病方法,简称八法。 八法:汗吐下和温清消补 变法是在掌握常法的基础上,对常法的变通应用


user image 为什么要强调煎药之法、服药之法、病后调养 《中医内科学》- 2年前

同样的药物,用不同的煎煮治法,发挥的效用也不同。 同样服药的方法不同,效用也有差别。 所以,对不同的


user image 为什么说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是本于证异治亦 《中医内科学》- 2年前

中医治疗的核心是证。不同的证不一定表现出不同病,所以说异病同治,之所以是同治,是因为证同。


user image 为什么说扶正祛邪是治疗的基本原则? 《中医内科学》- 2年前

疾病的发生在于维护阴阳平衡点正气,与破坏阴阳平衡点邪气直接进行斗争。正气胜则疾病好转,邪气胜则疾病恶


user image 为什么说从整体上平调阴阳是治疗的根本目的 《中医内科学》- 2年前

中医学认为 阴阳失调是疾病的共同特征,所以整体上调整阴阳平衡,即能量与物质的平衡,是治疗的根本方法。


user image 如何提炼主证?主证与病机有何联系? 《中医内科学》- 2年前

首先通过四诊全面收集病证信息 按照八纲 区分疾病的表里寒热虚实。 根据脏腑功能特点,辩识主证。 主证


user image 影响病势转化的因素有几种? 《中医内科学》- 2年前

1、体质禀赋 2、四时气候 3、饮食 居处 劳逸 生活习惯 4、诊治失误 5、脏腑失调


user image 如何理解中医学理论对诊法、辨证、治疗方面 《中医内科学》- 2年前

中医学理论基础是人体阴阳气血互相配合,形成适宜人体内部小自然环境。在此过程中,藏象经络各起特定作用。


user image 试述内科临床方面近代取得的成果? 《中医内科学》- 2年前


user image 各种病机学说的内在共性联系是什么? 《中医内科学》- 2年前

各种病机都是病因作用于人体,产生某种失衡变化,这种失衡有会引起包括升降出入异常在内的各种连锁反应。


user image 请简述辨证论治的概念 《中医药学概论》- 3年前

证是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气血津液失衡的部位、原因和性质,以及正邪关系的概括,是病变的本质,比症状对


user image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为整体观与辨证论治,请简 《中医药学概论》- 3年前

整体观包括两部分: 一是人体自身的整体性、二是人与自然的整体性 一、自身整体性: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以


user image 何谓“战汗”?战汗时,如何处理?其依据是 《温病条辨讲解》- 4年前

正邪斗争的出汗为战汗。 复脉汤加人参,送汗出表。 正邪斗争,势均力敌,用药力帮助正气送出邪气。


user image “专翕大生膏”一方,原书未说禁忌证。请你 《温病条辨讲解》- 4年前

此方补肾水,应注意脾胃湿气不重,另外必须是肾阴虚而非肾阳虚。


user image “湿”的定义?何谓“热湿”?何谓“寒湿” 《温病条辨讲解》- 4年前

湿与水是一类,正常情况下是水,异常就变为湿。 因寒生湿,即寒湿 因热成湿,为热湿 湿证多变。 因为脾


user image 温病病后的饮食调理及药物调理。 《温病条辨讲解》- 4年前

温病病后的饮食及药物调理原则上以养阴生津为主,具体提出了牛乳饮、五汁饮、益胃汤、专翕大生膏等方剂,但


user image 下焦温病的定义、病因、病机、证候分类、治 《温病条辨讲解》- 4年前

下焦温病是指温病的后期或晚期;从温病部位来看,上焦心肺,中焦脾胃,下焦肝肾, 因此下焦温病,病在肝肾


user image 白虎汤和承气汤的适应证有何不同?能否从脉 《温病条辨讲解》- 4年前

邪气近表,脉浮者:白虎汤 沉小有力,病纯在里:承气汤


user image 白虎汤、三石汤、清营汤的适应证是什么?能 《温病条辨讲解》- 4年前

白虎汤:阳明热,邪气近表。舌苔老黄,甚则黑有芒刺 清营汤:邪在血分,舌黄燥,肉色绛 舌滑微黄,邪在气


user image 温热和暑温都可以出现黄苔,如何鉴别?寒湿 《温病条辨讲解》- 4年前

暑温:黄滑胎 温热:黄而干燥,舌苔老黄,甚则里有芒刺 寒湿:舌灰滑 有湿则脉缓


user image 痢疾的病机是什么?为什么说“日数十行者反 《温病条辨讲解》- 4年前

一、二行或有或无者难治 从邪有无出路来辨证。痢疾为湿热夹杂饮食停滞下注大肠,如大便次数多,湿热秽浊通


user image 湿痹的病机和主要证候有哪些?其代表方剂是 《温病条辨讲解》- 4年前

痹,即闭阻不通的意思。痹证,从广义来讲,泛指因气血阻闭肢体、经络、脏腑引起的多种疾病;狭义来讲,是指


user image 何谓苦辛法?适用于什么病证?请以黄芩滑石 《温病条辨讲解》- 4年前

中焦湿证,多以苦辛通降为主,湿从寒化者,则用苦辛温法;湿从热化者,则用苦辛寒法 黄芩滑石汤以苦寒的黄


user image 热闭心包和湿热蒙闭心包临床如何鉴别?在治 《温病条辨讲解》- 4年前

热闭心包:舌质红绛而干,或苔黄燥。谵语,神昏,昏睡不醒;清宫汤送三宝 湿热蒙蔽心包:舌苔滑腻,色白或


user image 湿温常用的化湿方法有那些?请举例说明之。 《温病条辨讲解》- 4年前

从下:人参泻心汤 从上:三香汤: 表里经络脏腑三焦,俱为湿热所困:茯苓皮汤


user image 茵陈蒿汤、二金汤、菌陈四逆汤都是治疗黄疸 《温病条辨讲解》- 4年前

茵陈蒿汤:阳明温病温热发黄兼见里实 二金汤:湿热蕴结于里 菌陈四逆汤:寒湿发黄合并肢厥


user image 益胃汤、增液汤各由什么药物组成?其适应证 《温病条辨讲解》- 4年前

温热,伤阴。 增液汤:元参一两 麦冬(连心)八钱 细生地八钱 益胃汤方(甘凉法) 沙参三钱 麦冬五钱


user image 温热与湿热对小便不利的治疗有何不同?为什 《温病条辨讲解》- 4年前

温病出现小便不利,禁用淡渗,因为阴虚 湿热小便不利,要利小便,应为有湿


user image 请简述中焦温病之不挟湿者有哪些治疗禁忌? 《温病条辨讲解》- 4年前

淡渗之禁(第二十九、第三十条),温病阴虚,利尿要注意 苦寒之禁(第三十一条),阴虚,苦寒燥之更虚 数


user image 阳明温病,下之不通的证候有哪些?病机是什 《温病条辨讲解》- 4年前

其因正虚不运药者,正气既虚,邪气复实,勉拟黄龙法,以人参补正,以大黄逐邪,以冬、地増液,邪退正存一线


user image 何谓热结旁流?在《伤寒论》和《温病条辨》 《温病条辨讲解》- 4年前

所谓"热结旁流",是指由于里热盛实,燥屎结于大肠而不得下,后但见下利稀臭粪水的证候。 热结旁流证,在


user image 中焦温病的主要证候有哪些?治疗原则是什么 《温病条辨讲解》- 4年前

“面目俱赤”,指颜面和眼白都发红,赤色主热主火 肺气郁遏,所以闻之声音粗重,呼气和吸气都粗而快 。“


user image 中焦温病的含义是什么? 《温病条辨讲解》- 4年前

所谓“中焦温病”,其涵义主要有三点: 第一,从病位来看,定位在胃与脾。 第二,从病性来看,以里热证和


user image 何谓“秋燥”?何谓“秋燥本气”?何谓“秋 《温病条辨讲解》- 4年前

"秋”即秋天气候由热转凉。“燥”即干燥,秋天气候由湿转燥。感此清凉干燥之气而致之热性病,即名“秋燥”


user image 简述“湿温”的定义、临床表现、辨证论治原 《温病条辨讲解》- 4年前

温病发生于夏秋季节,即暑病之偏于湿者谓之湿温。其病机是因湿生热或因热生湿,其证候性质以湿热为主,故名


user image 请简述清营汤、清宫汤、安宫牛黄丸、紫雪丹 《温病条辨讲解》- 4年前

清营汤:发热不渴,热在营分 安宫牛黄丸、紫雪丹、局方至宝丹合称为“温病三宝”,是中医治疗温病邪闭心包


user image 请述银翘散、桑菊饮、白虎汤之适应证及其加 《温病条辨讲解》- 4年前

银翘散:手太阴温病,中度情况下,辛凉解表 桑菊饮:手太阴温病,轻度情况下使用,身热微渴 白虎汤:重度


user image 何谓“太阴温病”?请简述“太阴温病”的病 《温病条辨讲解》- 4年前

温邪由口鼻而入,鼻气通于肺,肺与皮毛相合而统卫气。病邪侵入,肺卫首当其冲,所以表现的症状,亦是肺卫之


user image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藏于精者,春不 《温病条辨讲解》- 4年前

生活起居、情志失调。


user image 试述温病、暑病的命名原则及伤寒与温病、暑 《温病条辨讲解》- 4年前

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 “伤寒”、“温病”、“暑病”,均属于“伤寒”范围,其所以有不同命


user image 吴鞠通说:“叙气运,原温病之始也”。为什 《温病条辨讲解》- 4年前

因为每年的主气客气叠加,在客气少阴君火和少阳相火的时间段,容易造成气候的反常,形成非时之气的温病。


user image 请述三焦、卫气营血辨证论治体系概要。 《温病条辨讲解》- 4年前

三焦、卫气营血辨证体系主要治疗温病,包括风温、温热、温疫、温毒、暑温、湿温、秋燥、冬温、温疟等 三焦


user image 为什么中医学中所说的急性热病在《内经》的 《温病条辨讲解》- 4年前

一派认为伤寒包括温病,可以用伤寒方治疗。 一派认为伤寒不包括温病,或者包括不全面,某些情况不能用伤寒


user image 为什么说中医学中所说的急性热病多属于现代 《温病条辨讲解》- 4年前

表现相似,比如都有传染性


user image 妇人妊娠、产后、杂病之腹痛病证在临床上有 《金匮要略讲解》- 4年前

妊娠腹痛,其因湿浊下流者,以当归芍药散为治; 因阴寒内逆者,以附子汤为治。 产后腹痛,其因虚寒者,以


user image 脏躁病之主要证状有哪些?甘麦大枣汤治疗脏 《金匮要略讲解》- 4年前

忧思不解,则血枯津竭,脏阴不足,燥热乘之,致神志不清,而证见悲伤欲哭,哭笑无常,象如神灵所作 津血两


user image 妇人经水不利之原因是什么?怎样治疗?试就 《金匮要略讲解》- 4年前

其经水不利,少腹满痛、经一月再见者,用土瓜根散和肝行血; 其经水不利下,少腹硬满结痛,大便黑,小便自


user image 温经汤能治妇人哪些疾病?为什么? 《金匮要略讲解》- 4年前

温经汤具有温经通脉、养血祛瘀作用,为临床上妇科调经常用方。主要用於冲任失调而有瘀滞的月经不调、痛经、


user image 当归生姜羊肉汤、枳实芍药散、下瘀血汤三方 《金匮要略讲解》- 4年前

当归生姜羊肉汤:腹内虚寒,腹中拘急而痛 枳实芍药散:产后气血郁滞的腹痛,表现为产后腹痛,烦满不得卧


user image 产后三大病症:痉、郁冒、大便难,其发病的 《金匮要略讲解》- 4年前

痉:产后血虚,汗出津伤,正气不足,易伤于邪。若感受风邪。其风邪化燥,则筋脉失去津血濡养,故发生肢体强


user image 1年前

这个问题不错!这里的阴火和阳火是相对的。 阳火是指身体整体不虚的情况下,真的邪热过多。其表现为身体有力、声音大、舌苔黄厚、怕热、喜冷饮、大便干燥等等,用清热去火药,比如石膏、知母、黄连、龙胆草、白虎汤

回复 (1)


user image 1年前

谈谈个人看法吧。阴阳不同情况所指不同,阳化气、阴成形,有人理解阳为太阳,阴为月亮;有人理解阳为上半年,阴为下半年;有人理解阳为能量,阴为物质。 还是把人体放到天人合一的背景下理解比较好。把形体当做自然

回复 (1)


user image 1年前

这个问题不错,确实是应该提出的。教材《方剂讲解》上篇第四章方剂用法的附录中已经做出了说明,引用如下: 古今医家对古代方剂用量,虽曾作了很多考证,但至今仍未作出结论。但汉代和晋代的权衡肯定比现在为小,所

回复 (0)


user image 1年前

三阴三阳的气血分配问题,后人的解释都不尽如人意,所以《概念入门》把其放入探讨内容,作为一个知识点了解既可以。 只要知道气血在这六个区域有区别,其原理还说不清楚。

回复 (0)


user image 1年前

气机逆乱,水不正常运行就可生湿,热不正常运行可变成邪热。这个例子并没有详细解释湿热的症状。蛔虫多产生于湿热环境,这里直接认定是湿热,应该隐藏了更多详细的辩证过程。 教材这类案例往往是为了说明某种原理,

回复 (0)


user image 1年前

有的,https://www.gmzyjc.com/read/lzcx/lzcx01-0.1.1.0.0.html

回复 (0)


user image 1年前

这个案例肯定有大便不通的症状,否则前医不会用大黄丸,承气汤。 大便不通并非全是因热而便秘,不能一概用承气汤。承气汤是治疗热性便秘的方剂,要有口渴、喜冷饮、体热、能食、脉洪大等特征。 通过脉、色的诊断

回复 (0)


user image 1年前

根据教材的讲解,“开阖枢”应是对三阴三阳进行运输气血功能时,各自特点的描述。三阴三阳以经络为主,内联脏腑,外联形体肌表。 经络是气血运输通道。相对而言,三阳经运送偏阳性的能量、气态物质多一些,偏阴性的

回复 (0)


user image 1年前

普通人的油汗在经典中没有见过描述与解释,所以我们不会自作猜测。现在有人说普通人的油汗是体内湿热,因其有粘腻的特点,可以结合舌、脉综合分析一下。 中医中有病危重,阴阳离绝的时候,会出现汗出如油的情况,显

回复 (0)


user image 1年前

胃为阳土的意思是胃阴与胃阳相比,胃阳要强势一点,所以其常态就是偏燥热一点。就像一个房间,阳台部分通常会热一点。而脾为阴土,意思就是脾阴与脾阳相比,脾阴要强势一点,所以脾的常态为偏湿寒一点,对应一个房间

回复 (0)


user image 1年前

基础理论非常重要,后期很多病都要根据基础理论进行分析。

回复 (0)


user image 1年前

1、上消以多饮而渴不止为特点,而小便异常是否预示也有下消之责呢?肝肾之因? 此情况下,小便异常需要分析,不能排除肝肾之因!依然四诊合参,如有肝肾之因,应有肝肾失衡的其它表现。 2、其中小便少者,具体

回复 (2)


user image 1年前

同一件事物,在不同的系统中具有不同的阴阳属性。这里心属火为阳是在五行系统里,与其它四个脏比较。而心为阴火是心与小肠进行比较,属于脏腑互为表里的情况。这是两个系统,心在里面分别属阳和属阴。建议再看看《概

回复 (0)


user image 1年前

中医分析疾病要从病因、病位、病性、病势几个方面着手。这个案例属于内伤、外感、阴阳寒热虚实混杂的情况,可以作为一个典型案例。 首先理解病的阴阳划分。单纯阳证,为表部有实热之邪,里部无病,正气充足,抗邪有

回复 (1)


user image 1年前

肾气实就是指肾的邪气盛,并未说明具体是哪种邪气。其意思是说无论哪种邪气盛,都会影响肾的功能,进而出现二便不通的表现。 至于肾功能异常为什么会导致二便不通,这个在概论的第二章藏象 肾部分有介绍。

回复 (0)


user image 1年前

《中医概念入门》的水液代谢章节提到了肾在人体水液代谢过程中,起到 过滤浊水,过滤后的清水通过三焦上升到肺,重新循环;剩余的浊水到膀胱。 如果肾的阴阳失衡,上述功能就会出问题,浊水未能正确过滤甚至浊水随

回复 (1)


user image 1年前

问题1: 这个问题如果学完内经就好了。在教材《黄帝内经讲解》二章二节中的“经脉与四时五气相应”的章节中提到: 甲为阳木,乙为阴木,皆东方之干,内应肝胆,即年月日时无不皆然。”马莳也说:“五脏之气,必应

回复 (1)


user image 1年前

说明人体表里上下,无论是卫病影响及营,或营病影响及卫,一旦营卫失调,则阴阳不和,寒热偏盛,邪气留着,百病丛生。 《黄帝内经讲解-营卫运行的昼夜规律》

回复 (0)


user image 1年前

为什么金匮肾气丸就有水火并补,阴阳协调的配伍,而六味地黄丸着重于补肾阴,在肾阳上有没有讲究阴阳协调呢? 六味地黄丸是给肾阴虚的人用的,其人肾阳不虚,当然只能补肾阴,不补肾阳。否则就变成阳过多了。这个最

回复 (0)


user image 1年前

这个图的的基本意思的对的。只要注意阴阳平衡不是数值相等,而是基于某个目的前提下的适度配合状态就可以。

回复 (0)


user image 1年前

谈点个人理解: 开阖枢是谈的功能,六经传变谈的是外邪入侵的路径。拿一个城市做比喻的话,发电厂、水厂、加油站等等是拥有功能的实体。而如果外敌进攻城市的话,会选择最有利于进攻的路径。 风寒外邪进攻人体的顺

回复 (0)


user image 1年前

教材《方剂讲解》中,确实只说使药是引经药。但是《中医药学概论》的方剂部分,说使药的含义有二,一为引经,一为调和诸药。这里甘草起的是调和诸药的功能,所以也叫使药。 使药:含义有二。一是引经药,即引导方中

回复 (0)


user image 1年前

阳虚、津伤是两个证型同时出现,阳虚就是阳气不足,津伤就是津液受损。 水液流转是中医理论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教材中说了,水液流转与胃、肠、脾、肺、肾、膀胱都密切关系,这些脏腑分别在流转过程中起到特定作用。

回复 (0)


user image 1年前

意思是后天之精化生可以补充先天之精?

回复 (0)


user image 1年前

概论的 病机章节列出病机的三个主要方面非常好, 正邪相争、阴阳失调、升降失常。 基本上人体的疾病不出这三个方面。 正邪相争可以体现在全身各处。伤寒论论述的外感风寒之邪侵袭人体。正气较足,则病在三阳,有

回复 (0)


user image 1年前

中医不会通过一个症状就判断病位病性,自汗的原因非常多。伤寒表虚只是其中之一。起码要有一组症状才能判断。 另外要有内外的整体观,肠痈这种里部重证,会造成气机紊乱,表部气机会随之发生各种变化。自汗,恶寒都

回复 (0)


user image 1年前

一定要四诊合参,舌脉目面以及身体的各种症状,需要综合判断。脉只是其中重要一项。 脉细而无力提示为虚,脉涩而无力为精伤、血少,也可以是气滞血瘀。单纯脉涩而无力并不能判断一定是虚中夹实。实际判断没这么简单

回复 (0)


user image 1年前

药证要相符,病重药轻,病轻药重都不合适。 桑螵蛸散属于固涩剂,并非没有副作用。初期固涩用量过重,可能有留邪之患。

回复 (0)


user image 1年前

这两个分别是伤寒和温病的内容。概论只是概括,谈了结论,没有讲细节。可以等学完伤寒和温病之后,再来详细探讨。 简单解释就是渴为身体缺水。但是如果脾胃有水饮之邪阻碍,人喝水觉得难受,并不想喝。如果是血热或

回复 (0)


user image 1年前

治病的中药都有偏性,牛黄非常寒凉,红肿有热的时候使用比较适宜。脓溃后,热已消,再用就不适宜了。有热邪的时候,用凉药,热邪受之,无热的时候用凉药就是人的身体受之,所以伤正。 一般的肿毒,脓溃后,就好了,

回复 (0)


user image 1年前

建议再看看:《概念入门》3.5天气部分。营卫运行于经络之中,有经络的地方就有营卫。经络遍布全身,内通脏腑,外达体表,所以内部也应该有营卫不合。 脉一般指血管,和经络不是一个概念。见《概念入门》2.2.

回复 (1)


user image 1年前

参考“理气”,把不正常运转的气调理正常。 凡用以调理气分,疏畅气机,使气行通顺,而治疗气机不畅诸病的药物,称为理气药。 把不正常运转的阴液、阴血梳理正常,为理阴。

回复 (0)


user image 1年前

男女都可以有血块、痰癖。一是为了对仗工整,二是妇人有月经、生产,容易有血块。

回复 (0)


user image 1年前

可以理解为6味地黄丸主要治疗肾阴不足阴虚火旺的症状,所以如再加入助阳,药物反而会使火更旺。而肾气丸主要是由于肾阴肾阳不足导致的诸症?所以其君药要使用大量地黄来益髓填精? 是的,阴虚加水,阴阳虚水火都加

回复 (0)


user image 1年前

外无六经形证:指伤寒论中,人体按照三阴三阳划分六个区域,每个区域在遇到外邪侵袭,正气进行抵抗的时候,都会有相应的表现,比如发热、怕冷、寒热往来、腹痛、手脚厥冷、等等。 内无便溺之阻结:没有内在的大便干

回复 (0)


user image 1年前

人体全身内外都有营卫之气,并不是只有表部才有营卫之气。所以调和营卫并非一定指表部营卫不合,里部脏腑也可以有营卫不合。 生姜大枣能健脾并补充津液,帮助产生营卫之气,很多虚证都可以用,并非单纯外感才用。

回复 (0)


user image 1年前

肠胃中的饮食对于药力的作用还是有一定影响的。空腹药力偏向作用于下。腹中先有饮食,然后再服药,药力偏作用于上。

回复 (0)


user image 1年前

建议再仔细看看中医概念入门: 3.1章节的人体基本概念及运转机制 章节中叙述的阴阳气血的关系。 阳虚一定有气虚。就像烧水的时候,火不足的话,气一定是不足的。气虚是疾病的开始阶段,不一定有阳虚怕冷的表现

回复 (0)


user image 1年前

教材的意思是: 兼化是两行以上的特征同时出现。 这两行如果有相生关系,则叫 同气兼化。如果是相克关系,则叫异气兼化。 所以不管是相生还是相克,两行特征同时出现,就叫兼化。

回复 (0)


各位学友,问个问题: 1、足阳明气街指的是? 2、心阳不足,会自汗。自汗和盗汗的区别在哪里?非常感谢

回复 (2)


该有不够就是虚(“精气夺则虚”),代表保持平衡的能力不足 这里说的虚是因为平衡能力不足,如果平衡能力足是不是就不会发生当前这个程度的虚? 这里的平衡能力是什么?是空调和制热器两个总称平衡力吗?还是另外

回复 (1)


请问,根据“兼其相生者即同气之化”理论,水、土为什么会兼化。水与土没有相生关系的。 来源: 兼化是出现本行自身基本属性所应出现的征象外,还出现其他行的征象的表现。书中提到一种同气兼化是①兼其相生者即同

回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