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文摘 - 光明中医自学辅助平台

所有文摘

共 49 个文摘,来自 5 位用户

tsh913@ 2025-08-22 18:35 已编辑
文本摘录

"一切以平衡为准,任何药物或者疗法,能维护平衡就是好的,破坏平衡就是坏的。"

0 条评论
tsh913@ 2025-08-22 18:29 已编辑
文本摘录

"我们既然学习中医,就一定要搞清中医几大指标的意义,其失衡的表现,以及调节的办法。"

0 条评论
tsh913@ 2025-08-22 18:27 已编辑
文本摘录

"只要谈阴阳,一定要先说功能是什么、平衡点是什么。也就是没有功能不谈平衡,没有平衡不谈阴阳。若确有说不清楚的地方,存疑待考,而不能囫囵吞枣,敷衍而过。"

0 条评论
tsh913@ 2025-08-22 18:24 已编辑
文本摘录

"“虚实”是各种指标失衡的统称,“寒热”是温度指标的特指。"

0 条评论
tsh913@ 2025-08-22 18:24 已编辑
文本摘录

"无论哪种指标的失衡,都离不开“虚、实”两种情况,因为所有的失衡,无非是“该有的太少”或者“不该有的太多”而已,再或者两者兼有的“虚实夹杂”情况。"

0 条评论
tsh913@ 2025-08-22 18:23 已编辑
文本摘录

"水火说明阴阳相互依存、制约的重要意义"

0 条评论
tsh913@ 2025-08-22 18:21 已编辑
文本摘录

"升降出入做的好,称为“阴阳相交,水火既济”,是生之象;做的不好,则叫“阴阳分离、水火未济”,是死之象;"

0 条评论
tsh913@ 2025-08-22 18:21 已编辑
文本摘录

"平衡机制用“升降出入”四个字来概括"

0 条评论
tsh913@ 2025-08-22 18:20 已编辑
文本摘录

"控制的功能对应中医精气神中的神"

0 条评论
tsh913@ 2025-08-22 18:18 已编辑
文本摘录

"痰水、肠胃糟粕、宿食、湿浊等有形之邪"

0 条评论
tsh913@ 2025-08-22 18:13 已编辑
文本摘录

"维持平衡的要素足够叫正气足,破坏平衡的因素很少叫邪气弱,两者是正常平衡的必要条件"

0 条评论
tsh913@ 2025-08-22 18:13 已编辑
文本摘录

"虚、实是描述病态失衡情况的用词,正常情况一般不用这两个词"

0 条评论
tsh913@ 2025-08-22 18:12 已编辑
文本摘录

"不该有的干扰平衡的因素称为邪,过多叫邪实"

0 条评论
tsh913@ 2025-08-22 18:12 已编辑
文本摘录

"原则上,维持指标平衡的能力越强越好"

0 条评论
tsh913@ 2025-08-22 18:12 已编辑
文本摘录

"保持指标平衡的要素称为正,其能力不足称为正虚"

0 条评论
tsh913@ 2025-08-22 17:40 已编辑
文本摘录

"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总的来说,补虚叫做扶正,泻实叫做祛邪。所以说中医的治法无非扶正祛邪而已。"

0 条评论
tsh913@ 2025-08-22 17:38 已编辑
文本摘录

"该有不够就是虚(“精气夺则虚”)"

0 条评论
tsh913@ 2025-08-22 17:38 已编辑
文本摘录

"过度的虚称为亡。阴虚到极点,称为亡阴。阳虚到极点称为亡阳。"

0 条评论
tsh913@ 2025-08-22 17:38 已编辑
文本摘录

"阳虚则表现为虚寒;阴虚则表现为虚热。"

0 条评论
tsh913@ 2025-08-22 17:37 已编辑
文本摘录

"该有不够就是虚"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