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文摘 - 光明中医自学辅助平台

所有文摘

共 73 个文摘,来自 9 位用户

heqingxiang 2025-10-16 14:04 已编辑
文本摘录

"经络受邪,传之於脏"

0 条评论
cuijidan 2025-09-27 20:45 已编辑
文本摘录

"《古代汉语》、《口诀》、《伤寒论讲解》、《黄帝内经讲解》、《金匮要略讲解》、《温病条辨讲解》、《中医内科学》、《针灸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

0 条评论
doglovecat 2025-09-24 14:36 已编辑
文本摘录

"阴寒内结,无阳以煦,津液不能下达,故大便结硬;"

doglovecat 2025-09-24 09:23 已编辑
文本摘录

"判断疾病顺逆之法,首先要看脾胃之气的盛衰存亡,如其人胃气不衰,能食而化谷,脉来又有胃气,则营卫有秉,化源不绝,病虽重而可愈"

0 条评论
doglovecat 2025-09-24 09:04 已编辑
文本摘录

"寸口,趺阳、少阴(太溪)三部脉合参"

0 条评论
doglovecat 2025-09-24 09:02 已编辑
文本摘录

"指喘而不休,水浆不下,脉见浮洪无根,按之而空所言,主命绝而难生。"

0 条评论
doglovecat 2025-09-24 09:02 已编辑
文本摘录

"如脉来强弱适中,从容和缓"

0 条评论
doglovecat 2025-09-24 08:54 已编辑
文本摘录

"如脉由紧变缓,或由大变小,则为邪去而正复,其病为欲解。"

0 条评论
doglovecat 2025-09-24 08:53 已编辑
文本摘录

"指寸、关、尺之大小、浮沉、迟数相等,而无偏颇盛衰。"

0 条评论
doglovecat 2025-09-24 08:53 已编辑
文本摘录

"春弦、夏洪、秋浮、冬沉"

0 条评论
doglovecat 2025-09-24 08:52 已编辑
文本摘录

"脉见大浮数动滑,则为阳脉而主有余;脉见沉涩弱弦微,则为阴脉而主不足。"

0 条评论
doglovecat 2025-09-23 16:23 已编辑
文本摘录

"法随证立,方从法出"

0 条评论
doglovecat 2025-09-23 16:22 已编辑
文本摘录

"本论所用112方包括了汗、吐、下、清,消、和、温、补、涩诸法的运用"

0 条评论
doglovecat 2025-09-23 15:03 已编辑
文本摘录

"而是一个具有病位、病性、病势等多种含义的综合概念。"

0 条评论
doglovecat 2025-09-23 15:03 已编辑
文本摘录

"本论所用三阳三阴之名称,"

0 条评论
doglovecat 2025-09-23 15:02 已编辑
文本摘录

"疾病的发生,总离不开人体的脏腑、经络、营卫、气血。"

0 条评论
doglovecat 2025-09-23 14:58 已编辑
文本摘录

"六经辨证方法和方剂学成就"

0 条评论
doglovecat 2025-09-23 14:57 已编辑
文本摘录

"《伤寒论》的内容应是以论述狭义伤寒及其演变过程中所出现的诸般病证的证治为主,兼及广义伤寒,并涉大量杂病的证治。"

0 条评论
doglovecat 2025-09-23 14:45 已编辑
文本摘录

"至于外感病以外的疾病,古人则统称之为“杂病”。"

0 条评论
doglovecat 2025-09-23 14:39 已编辑
文本摘录

"其狭义则是指人体感受风寒之邪,感而即发的病证。"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