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强
加入时间:2022-10-30
已完成课程
0 门
最近完成的课程练习
暂无完成的练习
最近的提问
脉
2023-06-04 09:02脉 1、脉的定义 2、诊脉位置 2.1、寸口脉 2.1.1、寸口脉部位 2.1.2、诊脉的力度 2.1.3、脉与人体的部位对应关系 2.1.4、更细的对应关系 2.2、趺阳脉 2.3、少阴脉 2.4、为什么选这三个部位? 3、脉之平衡 3.1、单个部位气血均衡的标准脉象 3.2、整体气血均衡与平脉 3.3、时间波动与空间差异 4、脉的变化与含义 4.1、脉象的变化 4.1.1、单个
入门练习题是做什么用的?
2023-02-19 10:26练习题有两个作用:一是帮助学习者掌握《中医概念入门》这门课程。练习题把《入门》中的主要知识点提取出来,做成题目,主要是填空题。完成这些题目有助于对该书的理解。制作这些题目也花了不少时间。二是用来筛选认真学习的人。我一直觉得志同道合的中医学习者聚在一起可以互相学习,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所以在上一个版本中放了加群二维码。但是实践看,效果不好。过低的门槛导致入群之人良莠不齐,有人不认真看书就加群,有吵架的
《中医概念入门》的下一步计划是什么?
2023-02-19 09:38如题
《中医概念入门》下载
2023-02-13 21:47最新版20230430:在疾病轻重转化章节,针对三阴经与六腑的关系做了更明确的说明。下载地址:右击另存可下载20230217版:相对上一次20221021版,章节目录未变。神、波动、判断三个章节补充较多内容,讲解更清晰。其它章节也有小调整。下载地址:右击另存可下载
诊断基本常识大纲
2023-01-06 13:39经络巡行区域舌脉目面寒热体温汗渴饮食大便小便头颈项缺盆胸部胸膺胁䏚腹肩背腰脊肛门四肢皮肉筋骨睡卧行走精神身体气味
《中医概念入门》相关信息
2023-01-04 14:161、最新版下载:本站首页可以下载最新版的epub、pdf格式。2、书评反馈:您对《中医概念入门》这本书有什么看法或者建议?3、下一步计划内容:https://gmzyjx.com/qa/question/7023/4、在抖音和视频号都开设了账号。微信联系:
最近的回答
回答:《中医概念入门》书评
2025-03-30 11:36谢谢!你读的很仔细。
回答:肝目眦青,脾病唇黄
2025-03-30 11:36眼眦:眼球的内外眼角部位
回答:中医概念入门
2025-01-30 17:41卫气营血当然是依次加重。 通常认为卫气营血是判断外感温热邪气形成温病的时候的辩证方法,但是其它原因也可能形成温病类似的病证,此时也可以使用卫气营血辩证。 比如有人的阳不虚,却乱用干姜附子,就可能消耗体内津液,造成阳盛阴虚的温病格局。
回答:在《金匮要略讲解》的“10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之厚朴七物汤方之(2)、(4条讲解内容中有说感风热又说桂枝生姜攻之且感风寒之言,似乎有矛盾令人不解。请老师指导。
2024-12-28 09:57你好,厚朴七物汤应该是外感风寒,内有实热。原文的“外感风热”我认为有误。
回答:《伤寒论讲解》中第298条有“阴液竭竭”之讲解,但此解与条文阴盛阳脱之旨是否同一机理?
2024-12-14 20:05共同探讨! 这里我的理解是,内在脏腑的阴阳平衡才能产生并运转气血外出。 内在脏腑阳虚阴盛,虚阳外出,而不能带动阴血外出,所以外在血管中的血少,表现为无脉。 这里的阴液竭绝,是指正阴,也就是能正常工作的阴液阴血,已经非常少了。 阴液没有阳气的配合,就会变成无用的邪阴。邪阴很多。 所以这里是邪阴多而正阴少的状态,两者同一机理。
回答:津液代谢
2024-01-07 15:46好,加油! 对经络的要求基本就是《中医药学概论》的第三章经络,这一章好好看看就可以了。了解十二经络奇经八脉的走向、交接、分布规律。https://www.gmzyjc.com/read/gl/gl03.html
回答:老师好!本草备要讲解里讲牵牛子,前边说“辛热”后边又说“苦寒,是不是有误?”
2024-01-06 18:00你好!这个不是文字错误,应该算是争议。《本草备要》原文是辛热。我们教材认为是苦寒,包括口诀中也认为牵牛苦寒。暂时以教材为准吧。临床中如果遇到,可以观察一下。
回答:津液代谢
2024-01-06 17:46你好,这个问题,可以先看看教材观点。《黄帝内经讲解》第四章二节9段: 食物精微的输布,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教材的解释:“水液入胃,其精气浮游涌泄,依靠脾主运化的功能,向上输送到脾”说明水气还是送到脾的,然后再通过脾送到各脏,包括上升到肺。我觉得目前还是应该这样理解,胃到脾,脾到脏(含肺)。上输于脾,其中的上字,代表有可能是蒸腾气态的方式,不一定是液态的流入。
回答:在李老医案中“全虫”用了12只,这么大的量,这是指全蝎吗? 敬请老师们指教!
2023-12-22 19:03全虫就是全蝎。干燥成年全蝎12只大约6-8克,也要看大小。研末分三次服用,每次大约2-3克。这个量研末冲服确实量有点大。咱们教材《本草备要》中全蝎推荐研末冲服的量为1克左右。李老用全蝎分轻重,轻剂用3克,重剂用12只。这个要根据病情和病人体质强弱来选择。病重、体质强的可以量大一点。全蝎有毒,息风止痉。这个风是指实风。如果是虚人,血虚所生之风,要谨慎,应该配大剂量的补药才可。李可老中医这个医案是先用
回答:谷气之病是虚是实?
2023-12-14 18:30好
回答:关于阴阳对应的思考
2023-12-14 18:28大自然这么丰富的物种,应该是很多层次阴阳各种叠加的结果。这种复杂的阴阳变化,已经超过一般人的思维所能理解的。如果有计算公式,还能推导一下。
回答:关于人体阴阳虚实的疑惑
2023-12-14 18:22如果脾胃阳虚又同时又有热邪,会表现出病态吗? 会的。所以邪热要去除,阳虚要补阳。两者并不冲突,很多方剂是寒热并用的,效果往往还不错。
回答:关于人体阴阳虚实的疑惑
2023-12-14 17:59好的,我应该明白你的问题了。关于这个问题,我的理解是: 同一脏腑,是可以既有阳虚,又有热邪。阳虚、实寒、阴虚多种状态时可以共存的。 阳虚,如果阴不虚的话,必然温度下降。如果阴也虚的话,则温度不一定下降。但是如果阴阳都虚的话,气必然不足。以胃为例,胃阳虚,如果胃阴不虚,则必然温度下降怕凉。如果胃阳虚的同时胃阴也虚,则温度不一定下降,但此时胃气必然不足,消化饮食的能力必然弱。 厨房灶台上的火是正火,
回答:关于人体阴阳虚实的疑惑
2023-12-11 18:16对于人来说,除了体温指标外,还有很多指标。比如人的气。在中医里,气是推动人体行使功能的因素。气不足则功能下降,过多则功能亢奋。比如胃气,胃气不足,人的饮食能力就下降,胃气过亢,饮食能力就过度。这里饮食数量就可以作为一个指标。其它包括大小便的量,睡眠时间,运动能力等等,都可以作为指标。基本上,诊断涉及的方面都可以作为指标。面色、脉像、舌像,都有平衡点,偏阳偏阴,失衡方面等等。不同指标表现出的阴阳虚实
回答:谷气之病是虚是实?
2023-09-10 10:33这是中焦部位虚实都有的情况。脾胃气虚,所以饮食不能完全消化,未消化的部分就会成为实邪。消食健脾即可。单纯实证是指正气不虚,邪气较强,正邪相争剧烈,此种实痛一般为拒按。单纯虚证是正气虚,邪气不强烈,一般隐隐作痛,喜按。复杂点的疾病都会虚实兼有。视情况确定补泻的侧重。不要根据一个症状就确定病证。这里谈的是积、聚、䅽气的对比。因为积是瘀血类固液物质长时间积在某处,痛而不移动。因脏属阴、为地,主管固液类物
回答:心阳与心气的含义?
2023-06-26 12:16加油,争取早日学完四大经典!
回答:心阳与心气的含义?
2023-06-25 17:49差不多。 心血就是心部位的血液。心阴指物质,但是指固液态物质的时候比较多,包含心血。因为血是液态物质的一种,比较重要,所以会单独拿出来说。
回答:心阳与心气的含义?
2023-06-22 22:13阴阳气血在《概念入门》中已经做了重点讲解。心阳是心部位的能量,心气是心部位的气态物质。在心阴、心血不虚的情况下,心阳与心气是同步的,阳足则气足。任何部位都有阴、阳、气、血,心部位也不例外,当然有心阴、心血的概念。
回答:请问老师脉来盛去衰,头小本大,上微本小,下微本小,分别是什么意思。
2023-06-22 22:101、问:脉升起的脉是来,落下的为去?答:是的,脉升为来,脉落为去。2、问:头小本大,是什么意思呢?是脉升起的时候小,落下的时候大吗?答:你理解的对,头与来是一个意思,本与去是一个意思。头小本大就是脉升起时细小,落下的时候宽大。3、问:上微本小是脉升起时微,落下时大吗?答:上指的是脉浮,上微是脉浮而微弱。原文是“上微头小”,不是“上微本小”。“上微头小”是脉浮而微弱,脉上升的时候细小。代表心气虚,出
回答:天之六气的顺序
2023-06-04 09:10您好,这个问题在这里做了说明:https://www.gmzyjc.com/read/rm/rm02.html#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