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社区

汗吐下泻后,热扰胸膈之症,如何在诊断中辨别虚实?

伤寒论讲解。书188页,第2段<br>

(2)发汗吐下后,……主之:“烦”有热与心烦双重含义,即因热以致烦。心中懊憹(ào nǎo奥恼),是心中烦乱特甚,无可奈何之状。“虚烦”是和实烦相对而言,邪热与痰水、肠胃糟粕、宿食、湿浊等有形之邪相结,皆可致心烦,甚则心中懊憹,以其邪之有形,故称“实”。本条所述,乃因汗、吐、下后,表邪入胸,无形之邪热留扰蕴郁胸膈,并未与有形之邪相结,故称“虚”,并非指正气虚衰。无形之邪热蕴郁心胸,热扰心神,轻则“心烦不得眠”重则展转反侧,心中懊憹,故用栀子豉汤清宣郁热以除烦。

请问这里的虚,实在实际诊断中,如何辨别呢?比如说通过脉诊可以分出虚实吗?然后在具体的诊断,可以通过问诊等各种方式来确定。

感谢老师指点

<br>

雪冰 发布于 2023-03-11 23:53 · 编辑于 2023-04-02 17:24

2 个回答

写回答

谢谢老师的讲解,那像有些条文,他在脉相上没有特意的提出,这在诊断上会觉得有点不肯定。是否是脉在此处的诊断中没有太必要呢?

雪冰 回答于 2023-03-12 12:35 · 编辑于 2023-03-12 12:35
李文强
2023-03-12 18:07

脉象没有明确提出,说明伤寒认为此病的脉象不是主要特征。但脉的本质就是气血状态,理解了病证原理,应该能推导出来其大约的脉象。热入胸隔,为上焦热实证,热在脉象为偏快。未明确谈正气虚,则脉象不会过细、过弱。病位在上焦,由寸脉代表。上焦属于三焦,三焦属于脏腑。因为浮主表,沉主里。所以寸脉可能中偏沉。

雪冰
2023-03-14 15:47

感谢老师的推到过程,学习到了

首先此处的虚实指的是邪的性质,无形的能量和气态类邪气称为虚邪。有形的水饮、痰、淤血、肠胃积滞称为实邪。这与正气虚和邪气实是两个概念。《概念入门》的第一章提到了这点。https://www.gmzyjc.com/read/rm/rm01.html#_7

<u>另外,中医在对邪的性质进行描述的时候,有实体物质的邪称为实邪,无形气态或能量类的邪称为虚邪。以后遇到要注意与正气虚、邪气实的概念进行区分,不要混淆。</u>

此处的热扰胸膈,其中热为无形,所以是虚邪。

这里可以把77条与131条进行对比理解。都是不该下而用下法后,造成里气虚,肌表之热随之入里。131条就是无形热邪与有形的水饮之邪结合于胸腹部,发为结胸。77条就是只有无形热邪扰于胸部。

从正气虚、邪气实的角度看,两者都是邪气实,只是有形之邪与无形之邪的区别。

辨别各有要点,仔细看看教材。结胸的要点是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热扰胸膈的要点是虚烦不得眠、心中懊憹、烦热胸中窒、心中热痛。

另外在129,135条,教材还提到结胸应有不能食,大便秘,舌苔黄燥,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

<br>

<br>

李文强 回答于 2023-03-12 09:37 · 编辑于 2023-03-14 1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