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主页

User profile picture

雪冰

6级学员

user image 胸满瘀血证,在临床上怎样诊断?怎样治疗? 《金匮要略讲解》- 6月前

除了胸满,还有舌苔,如舌委唇青,或舌上有斑点等淤血症状。口渴欲漱口,似热而脉无热。 治疗当以破血下瘀


user image 治疗血证的两大法则是什么?怎样运用:试举 《金匮要略讲解》- 6月前

一种是血寒,一种是血热。 温通止血方剂。黄土汤或柏叶汤。比如百叶汤方中用。侧柏叶,附子艾叶,共奏温阳


user image 惊悸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 《金匮要略讲解》- 6月前

里气虚弱,外有触动,心神不安 第一个是火针迫汗致亡阳神躁。其有烦闷,躁狂不安,方中,桂枝甘草既可以温


user image 茵陈蒿汤、栀子大黄汤、硝石矾石散等三方, 《金匮要略讲解》- 6月前

大黄硝石汤与茵陈蒿汤、栀子大黄汤,都有清利泄下作用但适用证不完全相同。 大黄硝石汤用於热盛里实之证;


user image 黄疸病之正治方法是什么? 《金匮要略讲解》- 6月前

通利小便


user image 榖疸、酒疸、女劳疸三病之起因各是什么?在 《金匮要略讲解》- 6月前

穀疸,是由於胃热脾湿、穀气不消、浊气交相郁蒸而引起的。其临床特点表现为“食穀即眩”,在治疗上以茵陈蒿


user image 黄汗病是怎样发生的?其病证特征是什么? 《金匮要略讲解》- 7月前

黄汗病是汗出后浸水洗浴,水邪由汗孔而入,淫于经络肌肉中,阻碍营卫之气,卫气郁结而发热,营气郁蒸而作汗


user image 水气病之治疗法则有哪些?临床上怎样运用? 《金匮要略讲解》- 7月前

於水气病的治疗,“利小便”、“发汗”和“下之”三法作为治疗水气病证的准则。 至於本篇方剂在临床运用上


user image 水气病分为五种,其在临床上怎样鉴别? 《金匮要略讲解》- 7月前

把水气病分为五种,即风水、皮水、正水、石水、黄汗。 风水其脉自浮,外证骨节疼痛,恶风;皮水其脉亦浮,


user image 何谓淋病?其证治有哪些? 《金匮要略讲解》- 1年前


user image 肾气丸和栝萎瞿麦丸都有温助肾阳的作用,二 《金匮要略讲解》- 1年前

二者都可以温肾阳 瓜蒌瞿麦丸,水湿内停,肾虚不化,小便不利,口渴烦躁等。方中用瓜蒌根重生津。 肾气丸


user image 肾气丸和白虎加人参汤之主治证状各是什么? 《金匮要略讲解》- 1年前

肾气丸 消渴,饮多溲多 白虎加人参汤 消渴,口干舌燥,肺胃燥热伤津。


user image 十枣汤一方,在临床上怎样运用? 《金匮要略讲解》- 1年前

十枣汤证,《伤寒论》叙述很详,认为风寒引动水饮而发,必待表解之后,见有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


user image 痰饮病(广义的)之治疗方法有哪些?试各举 《金匮要略讲解》- 1年前

痰饮病证治法,宜以温药化之。 具体治疗方法。 痰饮兼有表症可温而汗,大小青龙汤。 痰饮无表症里症者,


user image 痰饮、悬饮、溢饮、支饮等四饮在临床上怎样 《金匮要略讲解》- 1年前

四者主要是位置上的不同,而表现出的症状差异。 痰饮为肠间留饮,肠间碌碌有声 悬饮为胸胁部有饮,咳引痛


user image 积病和聚病在临床上怎样鉴别?其属性各为什 《金匮要略讲解》- 1年前

积病,部位在脏,脏者藏而不懈,所以其病固定不移。 聚病,部为在腑,腑者泻而不藏,所以其病发作有时,痛


user image 肾着病之发病原因、临床证状和治疗方法是什 《金匮要略讲解》- 1年前

发病原因由于劳动汗出,湿冷之气侵入,久则成痹。腰部以下冷痛,小便清冷,不渴,饮食如故。治疗用干姜苓术


user image 肝着病有哪些临床表现?为什么? 《金匮要略讲解》- 1年前

肝郁气滞,欲蹈其胸。肝郁气血郁结,肝的疏泄功能失调,肺居胸中,肝气灌注于肺,气机壅滞,憋闷而遇蹈其胸


user image 宿食病的主要治疗法则是什么?临床上怎样运 《金匮要略讲解》- 1年前

素食为有形,失血应采用消,吐下等方法,因势导之。 根据部位, 位置靠上者,比如在心下。欲吐而不能吐,


user image 赤丸、当归生姜羊肉汤、大乌头煎、乌头桂枝 《金匮要略讲解》- 1年前

赤丸方,为寒饮厥逆,脾肾阳虚阴寒之邪上逆为厥,四肢厥冷。 当归生姜羊肉汤,血虚寒疝。症状较轻,腹部斜


user image 腹满病有虚寒证,实热证,寒实证三种,它们 《金匮要略讲解》- 1年前

是否疼痛据按,以及腹满是否持续,有减为辩证要点。 虚证,喜温,按之不痛,腹满时减,随后如还。只用,附


user image 心痛病的脉因证治是什么? 《金匮要略讲解》- 1年前

阴寒上乘阳位,胸阳不振。寒滞逆上。 脉沉紧,心痛剧烈,痛彻肩背,四肢厥冷,面青汗出等。 治疗以乌头赤


user image 胸痹病的治疗方法怎样?人参汤、橘枳姜汤、 《金匮要略讲解》- 1年前

治疗主要有两个方向,气机壅滞是以通阳散结,开郁行气为治疗办法。 阳气微弱,以扶正兼去邪。 人参汤及胸


user image 胸痹病的发病原因和主要证状是什么? 《金匮要略讲解》- 1年前

主要症状,短期咳嗽胸闷,肩背痛,脉阳微阴弦。 原因是由于上焦阳虚,下焦阴邪上乘,造成气机阻滞。


user image 桂枝加桂汤与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的方证有什 《金匮要略讲解》- 1年前

桂枝加桂汤,主要用在,肾水阴邪被寒邪引动而上逆奔豚者。 方重用桂枝(也有肉桂之说),着重温阳散寒之效


user image 奔豚气的证候特征是什么?奔豚汤的药物组成 《金匮要略讲解》- 1年前

从少腹气上冲心至咽喉,欲作死,复还止。 李根白皮苦寒,平冲降逆为君药,半夏生姜,助君降逆。甘草缓急止


user image 肺胀病是怎样形成的?其正治方法是什么? 《金匮要略讲解》- 1年前

肺胀是由外邪和内饮相结合,肺气壅滞上逆。 肺胀兼有表证者,发表散寒,降逆逐饮。射干麻黄汤


user image 肺痈病起因是什么?治疗上,初用什么方法? 《金匮要略讲解》- 1年前

肺痈由风热引起,邪热壅肺,热伤肺络,腐败血肉成脓。 肺痈初起,上述症状兼脉实数,可用千金苇茎汤。脓成


user image 肺痿、肺痈二病在临床上怎样鉴别? 《金匮要略讲解》- 1年前

二者都有脉浮数,可唾脓血痰。 肺痿主要是虚症,有肺胃津伤燥热灼肺而成。脉浮数而无力,咳嗽不剧烈,不会


user image 小建中汤、八味肾气丸、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金匮要略讲解》- 1年前

小建中汤用在脾精虚损诸症。症状主要有腹痛拘急,胆火上逆等症候。 八味肾气丸,主肾气虚损,而致腰酸,少


user image 虚劳病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金匮要略讲解》- 1年前

主要在先后天之本虚耗,脾肾不足,无力涵养肝木,而至风起火逆等诸多病症,如阴虚阳虚,或阴阳俱虚。


user image 血痹症病怎样治疗? 《金匮要略讲解》- 1年前

血痹轻症,可用针引阳气。 血痹重症,阴阳具虚,不宜用针刺,可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去风助卫阳和营血


user image 桂枝芍药知母汤与乌头汤临证如何鉴别应用? 《金匮要略讲解》- 1年前

一个偏热。因风湿之邪者,“诸肢节疼痛,身体魁瘰,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用桂枝芍药知母汤;


user image 历节病的主要证状是什么?发病的原因有哪些 《金匮要略讲解》- 1年前

黄汗,肢节烦疼。 发病原因主要由于正虚汗出邪犯。 肝肾亏虚,谷气实热汗出受风,血虚风盛,饮酒伤湿热,


user image 中风是怎样发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金匮要略讲解》- 1年前

中风是由于内部脏腑虚弱,气血不和外部风邪侵犯引动内风。临床症状突然跌扑,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


user image 瘅疟、温疟、牡疟在临床上怎样鉴别? 《金匮要略讲解》- 1年前

但热不寒为瘅疟,温疟 前者因热盛伤津,气阴两虚,所以还有少气烦冤的症状。后者为伏邪化热外发,所以有骨


user image 疟病的临床表现是什么?鳖甲煎丸治疗疟母的 《金匮要略讲解》- 1年前

由于脾胃虚弱,疟邪加风寒暑湿等邪,外犯人体。临床表现出,脉弦,恶寒或发热的多少,以及脾胃不和之证。日


user image 为什么疟脉自弦?疟病有哪些治疗方法? 《金匮要略讲解》- 1年前

疟脉自弦”,疟病多风邪为患,所以易出现弦脉。但是,在临床上由於各种不同的因素,脉象往往有所差异。譬如


user image 阴阳毒病的发病原因是什么?其临床表现又是 《金匮要略讲解》- 1年前

疫疠之毒侵入血分,血壅结,气机不畅。 其临床表现分为阴阳之证,初如伤寒,有发热恶寒之症。阳正咽痛,面


user image 狐蜮病有哪些治疗方法?临床上怎样运用? 《金匮要略讲解》- 1年前

狐惑病主要由湿热之邪内蕴,变生虫毒内扰而至。 其治疗办法主要根据病位不同而有所不同。 湿热腐败咽部而


user image 百合病的起因是什么?其主要证状表现有哪些 《金匮要略讲解》- 1年前

起因是肺经阴虚燥热,魄气变化 主要表现为神志异常,精神不宁,饮食失调,口苦,小便赤,脉微数。 治疗,


user image 暍病的治疗有哪些方法?其禁忌是什么? 《金匮要略讲解》- 1年前

太阳中热,气阴两伤,宜用白虎加人参汤 。 暑夹湿,一物瓜蒂汤。 禁发汗,禁下,禁温针


user image 湿病的起因是什么?主证是什么?其治疗法则 《金匮要略讲解》- 1年前

风寒湿邪侵入表太阳经。如汗出当风,汗出尽染冷水常去,久居潮湿阴冷之地等。 主症但头汗出,项背强直,身


user image 葛根汤,栝蒌桂枝汤,大承气汤三方,各用於 《金匮要略讲解》- 1年前

葛根汤用在刚痉的治疗上,舒筋解肌,调和营卫,发表散邪。 瓜蒌桂枝汤,用在柔痉的治疗上。增液舒筋,调和


user image 痉病的主要证候是什么?刚痉、柔痉怎样区别 《金匮要略讲解》- 1年前

痉:恶寒发热,项背强直,头热面赤,筋脉不利,甚者角弓反张。脉沉紧弦迟 刚痉,太阳表实证无汗出,治以葛


user image 本篇(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的治疗法则 《金匮要略讲解》- 1年前

表里缓急。腹泻不止兼表症,应先治里止泻。因泻下不止为脾肾阳衰。若不止,正气大伤。若里证不急,应先解表


user image 望闻问切为中医的诊断大法,其在临床上如果 《金匮要略讲解》- 1年前

望诊,即通过观察鼻子中央区域颜色来辨病,预吉凶。比如,鼻子中央为脾。色青为肝之色。表肝气横逆克土。色


user image 邪气中人的规律是什么?它的道理又是什么? 《金匮要略讲解》- 1年前

正气内存,邪不可干。 邪气侵犯人体也会根据特性有易趋性。比如阳邪易中上,阴邪易中下。 病邪进入一般从


user image 内脏的疾病是怎样传变的?其理论根据是什么 《金匮要略讲解》- 1年前

根据五行生克关系来传变。乘其所胜。比如木克土,所以当肝有病,很容易波及到脾胃,应尽量未病防治。见肝之


user image 本篇(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所说的疾病 《金匮要略讲解》- 1年前

经络受邪入脏腑,在表症阶段应尽快适当进行干预治疗,防治疾病如里。 2.皮肤受邪,入肌肤腠理关节。正气


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症。第20条 原文 二十、问曰:病有积、有聚、有槃气,何谓也?师曰:积者,脏病也,终不移;聚者,腑病也,发作有时,展转痛移,为可治。馨气者,胁下痛,按之则愈,复发为罄气(

回复 (3)


伤寒论讲解,第159条,书274. 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鞕⑴,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⑵,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⑶。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⑷。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

回复 (1)


伤寒论讲解,245页。第136条。 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⑴,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胸胁也。但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⑵。[136] (2)但结胸,无大热者,……主之:但结

回复 (1)


伤寒论讲解,133条,书241 结胸证悉具,烦躁者,亦死。[133] 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热⑴,一云日哺所发心胸大烦,从心下至少腹鞕满而痛不可近⑵者,大陷胸

回复 (2)


《伤寒论讲解》226页 桂枝加桂汤治疗心阳不足,下焦寒邪上冲之奔豚有效。曾治一崔姓妇女,年50,自觉有一股气从两内踝沿阴股上冲,至少腹则腹胀,至心胸则心悸憋闷,头出冷汗,精神极度紧张,有死的恐怖感。不

回复 (1)


《伤感论讲解》书本222页 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⑴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⑵。[112]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牡蛎五两,

回复 (8)


《伤寒论讲解》书206页 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⑴。医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胁下满痛,面目及身黄,颈项强,小便难者,与柴胡汤,后必下重⑵。本渴饮水而呕者,柴胡汤不中与也,食谷者哕⑶。[98]

回复 (3)


伤寒论讲解。书188页,第2段 (2)发汗吐下后,……主之:“烦”有热与心烦双重含义,即因热以致烦。心中懊憹(ào nǎo奥恼),是心中烦乱特甚,无可奈何之状。“虚烦”是和实烦相对而言,邪热与痰水、

回复 (4)


为什么用干姜,去生姜? 后面有解释病机为,上焦气机不利,影响肺气宣降,则可见咳。去掉人参大枣,因其甘温益气,是气机更加雍滞而去掉,五味子敛肺止咳 ,我可以理解。而去掉生姜改用干姜,不是很理解,是为了温

回复 (1)


其中讲到寒为外邪,厥为内邪,二者相合为什会为热? 脾气独弱,五脏俱虚,而五液下注。何为五液呢? 下焦不阖,之前学习了三阴三阳经的开阖枢,这里下焦阖的功能可做何解?是肾司开阖之意吗? 原文《伤寒论讲解》

回复 (1)


革脉和病有战汗,的脉很像,具体区别是在浮取时的脉形大小吗? 革主寒虚相搏,而战汉而解脉主邪实本虚(实际也是表实寒和本虚) 那这两个病症只凭脉象,是不是不太能区分,实际都一样,可从描述开看,革脉要严重多

回复 (2)


伤寒伤人阳气,夜半子时,阴尽阳生之时,病愈而解。为什么不是中午在阳气最盛的时候,而且呢? 《伤寒论讲解》23页第1行 问曰:伤寒三日,脉浮数而微,病人身凉和者,何也?答日:此为欲解也,解以夜半(1

回复 (4)


气虚和阳虚之间的关系 是否阳虚一定会气虚。或者说阳虚和气虚是否一定同时出现。如果不是同时出现那么气虚与阳虚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比如阳虚.导致机体不能够温煦,气化。同时阳虚则阴盛,阴盛会进一步损耗阳气。

回复 (2)


user image 桂枝的作用 1年前

“其汗之能发,只是因其卫实营虚,阴被阳凑,故用桂枝以调其营,营调则卫气自和,而风邪莫容,遂自汗而解,非若麻黄能开腠理以发其汗也?……取其内以芍药入营以收阴,外有桂枝入卫以除邪,则汗自克见止,非云桂枝能

回复 (1)


《黄帝内经》700页,第2段第9行。 气虚发热之证,是因为脾胃阳气虚损,水谷精气当升不升,反下流于下焦,化为阴火,阴火上扰,故见发热,临床治疗当用甘温方药如补中益气汤之类,升发脾阳,升举下陷精气,则虚

回复 (4)


《皇帝内经》681页,第三段。 张景岳注:“形不足者,阳之衰也,非气不足以达表而温之;精不足者,阴之衰也,非味不足以实中而补之。阳性暖,故曰温,阴性静,故曰补。”形体虚衰的是阳气不足,当用温补阳气的方

回复 (5)


《黄帝内经》,教材538页,第11行 若脾胃素虚之人,饮食不能消克者,六君子加香砂;若兼外感宿食者,藿香正气散”(《张氏医通》)。如《医学正传》载一案,一壮年男子,寒月入水网鱼,饥甚,遇凉粥食之,腹

回复 (1)


《黄帝内经》教材541页,第1行 如龚子才治一妇,年四旬,心胃刺痛,时痛时止,不思食,食则吐,手足厥冷,胸中痞闷,口干作渴,此谓胃中虫也。以二陈汤加槟榔、枳实、乌梅、花椒、黑姜、苦楝根皮、生姜,煎一服

回复 (3)


教材《黄帝内经讲解》461页,第7行: 原文:上消以多饮而渴不止为特点,以肺热津伤立论,治宜清热润肺,生津止渴为主。何梦瑶说:“上消者,大渴饮多,甚者舌亦赤裂。经谓心移热于肺,传为鬲消是也。二便如常,

回复 (4)


为原文:例如吴鞠通治肝郁挟外风致病一案,即属于邪客少阳,脏气先伤肝气乘虚内犯阳明的例子。案中云:“薛氏,四十岁,初因肝郁,继而内饮招外风为病。现在寒热如疟状,又有伏暑内发,新凉外加之象。六脉弦细而紧,

回复 (3)


《黄帝内经讲解》374页第19行:原文 本文论述五实五虚的症状及预后。 (1)“脉盛”,心主血脉,故脉盛为心气之实。“皮热”肺主皮毛,故皮热为肺气之实。“腹胀”,脾居中洲,腹胀是脾胃塞遏不通的表现。

回复 (3)


温经汤的症状中,为什么从少腹疼痛,舌淡,脉现细涩或细而无力,为什么可以辩证为虚中夹实。方剂学212

回复 (2)


大黄牡丹汤,临证指征中有肠痈初起,少腹疼痛拒按,腹皮微禁。其中腹皮微紧是因为气涨导致的吗?同时临证指征中有自汗,那其诊断的里热实证中有没有兼表虚证? 方剂学209

回复 (3)


仙方活命饮为什么疮疡在上者饭后服,在下者空腹服?

回复 (2)


地黄饮子这个方剂中,为什么加生姜和大枣呢,看到其功效是调和营卫。为什么肾阳虚,虚火上炎,痰浊上范,会导致营卫不和的症状?营卫不和是一般为外感病的症状吗?

回复 (2)


为什么桑螵蛸散对于遗精初期,日久可加入煅牡蛎,芡实,金樱子。() 方剂学177页 是为了增强固涩作用吗?那为什么在初期不可以加入呢?

回复 (1)


中风外无六经之形证,内无便溺之阻结。 这句话不是很理解? 大秦艽汤,方剂学188页

回复 (3)


犀黄丸只能用在脓未成,或者脓已成未溃之证,为什么在脓溃后误用,以免伤其本?是因为溃疡后,在用活血化瘀的化就容易使气血从伤口而出,这时要用收敛的吗?

回复 (3)


问题:为什么金匮肾气丸就有水火并补,阴阳协调的配伍,而六味地黄丸着重于补肾阴,在肾阳上有没有讲究阴阳协调呢? 可以理解为6味地黄丸主要治疗肾阴不足阴虚火旺的症状,所以如再加入助阳,药物反而会使火更旺。

回复 (3)


瓦楞子咸,妇人血块,男子痰癖,症痂可瘥 女子没有痰癖吗?

回复 (1)


本草纪要 63页, 银柴胡:退热而不苦泄,理阴而不升腾,为清退虚热之良药。 “理阴”什么意思呢?是行气吗?

回复 (3)


营卫失调,故头身疼痛,郁而发热 营卫部位在哪里呢(除了营行脉中,卫行脉外,整体上呢?) 好像都和表证有关?内部会有营卫失调吗 调和营卫是指? 为什么营卫失调会头身疼痛?

回复 (3)


渴欲饮水,或欲饮冷水,多热盛伤津,津液不足。口干口渴,渴而不欲饮者,若小便不利,则为水饮内停,不能化津上承。小便自利者,多为温病热入营血,阴血蒸化上潮。 为什么渴而不欲饮,若小便不利,就是水饮内停?

回复 (1)


user image 1年前

感谢老师的详细解答,豁然开朗。

回复 (0)


user image 1年前

感谢老师,真的是很多点的串联,思考过程非常受启发

回复 (0)


user image 1年前

请教老师像本条条文所列症状比较少,比较难以辩证。讲解中是心阳虚,是否是以方测证的一种反推方法呢?

回复 (1)


user image 1年前

感谢老师您的耐心指导,心中更坚定了信心。

回复 (0)


user image 1年前

同时请问老师在没有条件实践的情况下,就当下读教材,总结不断的对比,思考。这个方向对吗?

回复 (2)


user image 1年前

特别感谢老师!一语惊醒梦中人,终于明白为什么自己在读现在比较知名的医案中,经常会有疑惑。因为把整体分割来看。但确实在整体上需要大量的学习实践才能够有整体的认识。谢谢老师

回复 (1)


user image 1年前

多谢老师指点,所以这一条是通过排除法来推测出来的

回复 (1)


user image 1年前

感谢老师的推到过程,学习到了

回复 (0)


user image 1年前

谢谢老师的讲解,那像有些条文,他在脉相上没有特意的提出,这在诊断上会觉得有点不肯定。是否是脉在此处的诊断中没有太必要呢?

回复 (2)


user image 1年前

之前读过李可老中医推荐的《古中医圆运动学》。结合今天看李文强老师教材中的三阴三阳的原理,对于将三阴三阳对应六气一些浅浅的思考。(引用李老师在《中医概念入门》中所述,在阴阳平衡中有两个维度考虑,第一是太

回复 (1)


user image 1年前

感谢老师,明白了

回复 (0)


user image 1年前

感谢李老师!您的中医概念入门,让我这样一个小白快速了解最基础的那些概念,步入中医大门。从5月份到现在,已经学习到伤寒论讲解。只是一开始自己全都不懂,所以很心急,希望尽快有个体系框架。现在,学会放慢脚步

回复 (0)


user image 1年前

谢谢老师的指导

回复 (0)


user image 1年前

感谢老师的答疑,水浅不养龙,水寒不养龙,以及外界干扰肾元气输布功能。这三个因素真是太精辟了,豁然开朗。愈加佩服老师的学识,更要努力学习

回复 (0)


user image 1年前

谢谢老师,通过老师的答复,让我看到了更多角度上来理解阴阳。将形体比作春天的植物,一下子形象很多。阳气升降,沉浮一年四季,轮转不已,化生中土。这样连后面那一句。精不足者,非味不足以实中而补之也懂了。

回复 (0)


user image 1年前

“形气”二字之前阅读时没有注意,形体和行气我再探究一下。

回复 (0)


user image 1年前

多谢老师,第1遍读黄帝内经,很多知识点还不能够很好的融合串联。多谢老师耐心的指教。

回复 (0)


user image 2年前

好的,感谢老师,请问老师,《临证程序》是在咱们光明中医平台上有电子版对吗?

回复 (1)


user image 2年前

首先明确,这里的阳,联系上下文,是胃为阳土(表里上,胃属表,脏腑上,胃属腑,为阳),所以邪气进来,易顺从阳的属性,(比如热烈,光亮,动的上面的等等),我是简单理解为近朱者赤,近阳易化热。 食热互结,是

回复 (0)


user image 2年前

感谢老师!有太多点自己都没有想到。

回复 (0)


user image 2年前

感谢老师,非常的详细,书只读了一遍,看来还需要多读几遍

回复 (0)


user image 2年前

谢谢老师的耐心指导,开阔了思路

回复 (0)


user image 2年前

那像中药中的填精益髓,补肾阴阳虚的药物为什么会起到作用呢? 人的死亡真的只能是由于先天之精,没了人就死了吗? 个人浅见所以先天之精的不断化生是可以补充后天之精的。

回复 (1)


user image 2年前

谢谢老师!

回复 (0)


user image 2年前

明白了,这个是在一系列复杂症状中抓出主要矛盾。而且中医中并不是能够将每一个症状都能够解释清楚的,但对于关键的主要症状是要抓住的。

回复 (0)


user image 2年前

好的,我会回去再读一下概念入门,谢谢老师

回复 (0)


user image 2年前

知识上理解了,在后面的实践案例学习中还需要更多领悟,谢谢老师

回复 (0)


user image 2年前

谢谢老师

回复 (0)


user image 2年前

谢谢老师

回复 (0)


user image 2年前

谢谢老师,心中还有一个疑问,就是正邪相争的表现都有什么?但应该是读到伤寒杂病论自然就会涉及到的。等后面学到了伤寒的时候会重点关注

回复 (0)


user image 2年前

感谢老师!讲营卫之事讲的非常清楚,解答了好久以来的疑惑,非常感谢老师!

回复 (0)


user image 2年前

谢谢老师的指导!

回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