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社区

问答列表

提问
《金匮讲解》之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之厚朴七物汤讲解(2)与(4)内容摘如下: (2)发热十日,脉浮而数:发热已十日而又见脉浮而数,为外感风热、里热壅实证。此证多伴有便燥、口干口苦等症状。 (4)厚朴七物汤主之:当乘其胃未病而攻之,用枳实、厚朴、大黄以攻其里,桂枝、生姜以攻其表,甘草、大枣以安脏气而和药气。惟此表证,当还见有恶风寒之证象。厚朴七物汤即桂枝汤去芍药合厚朴三物汤而成,意在两解表里,
作者: 一生何求
怎么用药配伍
2024-12-28 08:21
身体困重、食欲不佳(想吃但食后饱胀)、痰多、胃脘胀满或疼痛、睡眠不佳、胸部憋闷、时有焦虑烦躁、大便不成型且粘马桶、舌头偏淡、脉象沉、口黏腻、口中发甜、怕冷(尤其右腿)、小便量不多且早起特别黄之后变淡、腹部无冷感、遇冷或劳累后症状加重不明显、偶尔早起口苦、咽部不干、皮肤容易出油、眼睛分泌物增多、胁肋部胀满感、头晕目眩、耳鸣、记忆力逐渐减退、关节有疼痛或沉重感、容易出汗、咽喉部偶尔有异物感、头发比较油
作者: 周松灿
取得的成绩
2024-08-17 15:15
实践证明,函大的办学思想,课程设置、( )等符合中医人才的知识结构,方向正确,前途光明!
作者: zjuthorse
[经文]少阴病,四逆,恶寒而身蜷,脉不至,不烦而躁者。死。一作吐利而躁逆者死。 [298] (摘原文)〔讲解〕本条讲解少阴病阴盛于内阳扰于外的死证。 少阴病,见四肢厥逆,畏寒踡卧,肢体躁扰不宁,已是一派阳衰阴盛,虚阳外扰而欲脱之象,此时再 见脉不至,提示阳气将脱,无力鼓动血脉,阴液竭绝,不能充于脉道,故为死证。 疑问:经文前半部分是阐释阴盛于内,致阳衰终成真阳不能内守而将脱与脉不至;而经文后半部分
作者: 一生何求
《中医药学概论》第81页,“一身之血,均在脉中运行,这依赖心阳的温煦与心气的推动。”请问老师: 1,心阳和心气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2,是否有对应的心血和心阴的概念?
作者: Chang
有同学觉得本草、方剂的学习比较凌乱。李老师谈了其学习逻辑。点击下面的链接可以查看视频。https://www.ixigua.com/7361252413905076751
作者: 江同学
关于三阴三阳有个问题想不明白,按六级传变顺序是:太阳(三阳)-阳明(二阳)-少阳(一阳)-太阴(三阴)-少阴(二阴)-厥阴(一阴),但根据内经开阖枢理论的话,少阴少阳为枢,也就是二阴与一阳为枢,为什么不一样?还是说本来两者就不是一个系统,不必纠结?
作者: 天心
若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则水湿停聚,不仅损伤脾阳,亦可使肾阳衰微。若肾虚不能主水,水液潴留,亦可累及脾阳,使脾失健运。--请问,这里水湿停聚,和水液潴留,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吗?
作者: musher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