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中医
首页
了解
课程
榜单
搜索
会员
ai辨证
博客
登录
注册
问答社区
所有问题
发布问题
问题分类
中医概念入门
中医药学概论
本草备要讲解
方剂讲解
黄帝内经讲解
伤寒论讲解
金匮要略讲解
温病条辨讲解
中医内科学
其它
问答列表
提问
气虚和阳虚之间的关系
2022-12-04 15:33
气虚和阳虚之间的关系 是否阳虚一定会气虚。或者说阳虚和气虚是否一定同时出现。如果不是同时出现那么气虚与阳虚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比如阳虚.导致机体不能够温煦,气化。同时阳虚则阴盛,阴盛会进一步损耗阳气。进而导致气虚。 而气虚,会导致阳虚吗?具体过程又是怎样的呢? 请老师指教。
中医药学概论
2
0
作者:
雪冰
通关密码
2023-04-22 02:07
通关密码是什么
其它
0
0
作者:
爱好者
汗出过多,则可伤阳,不会伤阴吗?
2023-03-18 16:38
《伤感论讲解》书本222页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⑴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⑵。[112]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牡蛎五两,熬 蜀漆三两,洗去腥 龙骨四两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
伤寒论讲解
12
0
作者:
雪冰
汗吐下泻后,热扰胸膈之症,如何在诊断中辨别虚实?
2023-03-11 23:53
伤寒论讲解。书188页,第2段(2)发汗吐下后,……主之:“烦”有热与心烦双重含义,即因热以致烦。心中懊憹(ào nǎo奥恼),是心中烦乱特甚,无可奈何之状。“虚烦”是和实烦相对而言,邪热与痰水、肠胃糟粕、宿食、湿浊等有形之邪相结,皆可致心烦,甚则心中懊憹,以其邪之有形,故称“实”。本条所述,乃因汗、吐、下后,表邪入胸,无形之邪热留扰蕴郁胸膈,并未与有形之邪相结,故称“虚”,并非指正气虚衰。无形之
6
0
作者:
雪冰
入门练习题是做什么用的?
2023-02-19 10:26
练习题有两个作用:一是帮助学习者掌握《中医概念入门》这门课程。练习题把《入门》中的主要知识点提取出来,做成题目,主要是填空题。完成这些题目有助于对该书的理解。制作这些题目也花了不少时间。二是用来筛选认真学习的人。我一直觉得志同道合的中医学习者聚在一起可以互相学习,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所以在上一个版本中放了加群二维码。但是实践看,效果不好。过低的门槛导致入群之人良莠不齐,有人不认真看书就加群,有吵架的
中医概念入门
0
0
作者:
李文强
治利四法中,后面三法是否表明心下痞症已消失
2023-03-29 16:45
伤寒论讲解,第159条,书274.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鞕⑴,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⑵,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⑶。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⑷。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⑸。[159]赤石脂禹余粮汤(6)请问老师,治利法,除第1条有心下痞硬,其余三条皆没有说这一症状,是否根据意思理解为虽为痞症,又误下,但痞证已消失,只有利不止这一症状。如果是痞证,本应服泻心汤和胃消痞。
伤寒论讲解
1
0
作者:
雪冰
正邪相争的盛衰,在结胸症状上如何体现此消彼长?
2023-03-21 17:38
伤寒论讲解,133条,书241结胸证悉具,烦躁者,亦死。[133]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热⑴,一云日哺所发心胸大烦,从心下至少腹鞕满而痛不可近⑵者,大陷胸汤主之⑶。[137]〔临证意义〕(1)本条烦躁,是邪实太甚,正气太虚,正不胜邪,神气散乱之危候,故曰死。第〔138〕条之烦躁,是正邪相拒,邪热上扰,心神不安之证,故可用大陷胸汤进行治疗,—死一生,皆因病机不
伤寒论讲解
2
0
作者:
雪冰
表无大热,是否是指无高热?
2023-03-21 17:38
伤寒论讲解,245页。第136条。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⑴,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胸胁也。但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⑵。[136](2)但结胸,无大热者,……主之:但结胸,是说只有结胸证之胸胁及心下硬满疼痛的主证;无大热,是说邪热入里,表无大热。请教老师表无大热是否是指表无高热,但是如果有发低热的状况也是有的。谢谢
伤寒论讲解
1
0
作者:
雪冰
脉弦数无力在此病案中为什么会诊断为心阳虚?
2023-03-18 17:29
《伤寒论讲解》226页桂枝加桂汤治疗心阳不足,下焦寒邪上冲之奔豚有效。曾治一崔姓妇女,年50,自觉有一股气从两内踝沿阴股上冲,至少腹则腹胀,至心胸则心悸憋闷,头出冷汗,精神极度紧张,有死的恐怖感。不久,气往下行,诸证随之减轻,每日发作三、四次。兼见腰痠、白带较多。其人面色青黄不泽,舌胖质嫩,苔白而润,脉弦数无力。遂辨为心阳虚,火不旺,肾之阴气得以上犯之证。虽气从内踝上冲,也当属奔豚气。治用助心阳,
伤寒论讲解
1
0
作者:
雪冰
为什么手足温是邪伤中焦,病系太阴的表现?
2023-03-15 16:38
《伤寒论讲解》书206页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⑴。医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胁下满痛,面目及身黄,颈项强,小便难者,与柴胡汤,后必下重⑵。本渴饮水而呕者,柴胡汤不中与也,食谷者哕⑶。[98]〔讲解〕本条论述表证兼里虚,误下之后,导致中虚饮停而类似少阳之证(小柴胡汤的禁忌证)。(1)脉迟浮弱,……足温:脉浮弱、恶风寒是邪在表的反映,脉迟则是脏寒的表现;“手足温”则是邪伤中焦,病系太阴。此病属
伤寒论讲解
4
0
作者:
雪冰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