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中医
首页
了解
课程
榜单
搜索
会员
ai辨证
书籍
博客
登录
注册
问答社区
所有问题
发布问题
问题分类
中医概念入门
中医药学概论
本草备要讲解
方剂讲解
黄帝内经讲解
伤寒论讲解
金匮要略讲解
温病条辨讲解
中医内科学
其它
ai帮助
问答列表
提问
桂枝汤证中自汗出为什么是营弱卫强而不是相反?
2022-12-03 13:07
如题。我有点难理解。营行脉中,卫行脉外。如果营弱卫强,应该不出汗呀?我不知道我的想法哪里错了,请大家指点迷津。多谢!
方剂讲解
5
0
作者:
Helena
五味是怎么辨别的,真实药材的味道吗?
2023-01-01 18:31
五味是口尝的味道还是鼻子闻的味道?口尝合欢皮,并不是甘味。闻起来倒是像甘味。
本草备要讲解
1
0
作者:
道心永固
藏象-五藏之间的相互关系-心与肝
2022-12-28 01:13
”心主神明,肝主疏泄而调节情志,故两脏与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密切相关。若情志有伤,多宜化火伤阴,临床上心肝火旺、心肝两虚常相互影响或同时并见。“--此处,”若情志有伤,多宜化火伤阴。“这句不能理解。因为我想伤阴是不好的事情,那么又怎么”宜“呢?
中医药学概论
1
0
作者:
musherry
藏象-五脏之间的相互关系-心与肺
2022-12-28 00:28
”其中肺气助心以行血,心血载肺气以布周身。肺主气而司呼吸,从自然界吸入清气与水谷精微合成宗气,宗气贯心脉以推动血液的运行。故肺气虚则宗气不足,就会出现气血淤滞的病症。“课本中,提到肺气和宗气都是由肺生成。那么请问肺气和宗气的区别在哪里?
中医药学概论
2
0
作者:
musherry
藏象-阴阳五行的模式, 心的阴阳
2022-12-04 23:25
老师好!在《中医药学概论》第二章77页,阴阳五行模式提到,”在五脏的阴阳分类中,心居于胸中,为阳中之阳,说明它是一身阳气的 统领;“,此处的阳中之阳,是怎么判断的?
中医药学概论
3
0
作者:
musherry
利水渗湿慎用,阳虚津伤怎么理解
2022-08-20 23:31
阳虚津伤怎么理解,怎么产生的呢?是指阳虚、津伤吗? 原文: 利水渗湿药,易耗津液,故阳虚津伤的小便不利,应慎用
本草备要讲解
1
0
作者:
道心永固
革脉和病有战汗,的脉很像,具体区别是在浮取时的脉形大小吗?
2022-12-14 11:17
革脉和病有战汗,的脉很像,具体区别是在浮取时的脉形大小吗?革主寒虚相搏,而战汉而解脉主邪实本虚(实际也是表实寒和本虚)那这两个病症只凭脉象,是不是不太能区分,实际都一样,可从描述开看,革脉要严重多点。请老师指点。原文《伤寒论讲解》21页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虚寒相博,此名为革,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也亡血失精本条辨析革脉的形态及其主病。弦言脉来劲急,大言脉形宽阔,弦...
伤寒论讲解
3
0
作者:
雪冰
寒厥相追,为什么会相逐为热?
2022-12-14 15:12
其中讲到寒为外邪,厥为内邪,二者相合为什会为热?脾气独弱,五脏俱虚,而五液下注。何为五液呢?下焦不阖,之前学习了三阴三阳经的开阖枢,这里下焦阖的功能可做何解?是肾司开阖之意吗?原文《伤寒论讲解》33-35页寸口脉阴阳俱紧者,法当清邪(1)中于上焦,浊邪(2)中于下焦。清邪中上,名曰洁也;浊邪中下,名曰浑也。阴中于邪,必内慄(3)也。表气微虚,里气不守,故使邪中于阴也。阳中于邪,必发热头痛,项...
伤寒论讲解
1
0
作者:
雪冰
张胜兵的新冠临床报告大家怎么看?
2022-12-08 20:13
各位老师同学好,张胜兵老师对武汉疫情的治疗有个总结。作为中医新手,看完之后感觉学到不少知识。不知道各位老师校友怎么看待。他的报告引用如下:我是张胜兵。今天很高兴能跟大家一起分享我在武汉新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报告,给大家讲解一下我的心得体会。我本人是从1月23号武汉封城的那天,直到今天,基本上是日以继夜,用中药治疗武汉的新冠状病毒和类似的病例,个人累计的大约有2千例左右,到了后期,特别是最近一个...
1
0
作者:
中医小跑堂
理阴是什么意思呢?
2022-08-14 15:08
本草纪要 63页, 银柴胡:退热而不苦泄,理阴而不升腾,为清退虚热之良药。 “理阴”什么意思呢?是行气吗?
3
0
作者:
雪冰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